您现在的位置:汽车动态 / 评论 / 媒体聚焦
汽车消费生力军 微型车期盼“国民待遇”

出处:pcauto
责任编辑:keen

[03-6-9 17:16] 作者:经济参考报


  区域政策“卡”住了微型车发展

  近年来由于受到一些地方政府消费政策的歧视,微型车一次次被挡在了百姓的门外、城市的“墙外”,微型车企业受到了不平等的“国民待遇”,微型车工业的发展受到了严重阻碍,同时这些歧视政策也给微型车用户造成了极大的不便。

  武汉市交管局2002年1月22日发布通告,决定从2月1日起禁止排气量在1.3升及以下的微型车通过武汉长江大桥、江汉一桥,理由是这类微型车动力不足,影响快速通行,有堵车之嫌;上桥加油时尾气排放过多,污染大。

  这一规定立即在微型车市场引起轩然大波。重庆长安公司销售部门有关负责人指出,长安微型车根本不存在“动力不足”和“尾气排放量过多”问题;昌河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市场部部长王祥秋也提出质疑,武汉市交管局的有关负责人特别强调1.3升及以下的夏利和奥拓不在禁行之列,然而奥拓的改进车型——昌河公司生产的CH6350系列“北斗星”各项技术性能都优于奥拓,为何仍然不让过桥呢?王祥秋还指出武汉禁行的微型车,一般整车重量在850kg,满载重量也就在1350kg左右,国内外任何一辆2.0排量以上的小轿车,仅整车重量就要超过微型车满载重量。

  当时湖北权威媒体报道,在武汉市政府禁令未出台前,武汉的微型车市场一派红火,仅长安、昌河、柳微、哈飞四家的微型车每天都要售出几十辆。禁令出台后,微型车市场一落千丈。人们在买车前问的第一句话就是“这车能过桥吗?”而对于大多数已经购买微型车的车主,这条禁令无疑切断了他们一些赚钱门路。

  据昌河集团市场调研室主任方秋寿介绍,目前北京、上海、广州、贵州、鞍山、大连、石家庄、苏州、乌鲁木齐、徐州、成都、泰安等地区,对微型车上牌证和行车区域、时间等也都作了各种限制。北京在1999年4月对小排量微型车在二环外三环内区域行驶作了限制;2001年8月14日,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停止核发微型小汽车牌证和对微型小汽车加强管理的通告》,宣布对发动机总排量为1升及以下的微型车不再核发牌证。上海自2001年9月开始对排量为1.2升及以下的机动车驶入高架道路进行时段限制。这些区域政策制定的依据,往往是微型车排量小,影响城市交通提速,废气及噪声污染严重,甚至是微型车档次较低、外观不美影响城市形象等。

  方秋寿指出,国内大中城市市内主干道一般交通限速20小时至30公里/小时,就是高速公路一般也限速在110小时至120公里/小时,而普通微型车经济行驶速度均在50小时至60公里/小时,最高时速可达90小时至140公里/小时,以影响交通提速为由限制微型车的确缺乏说服力;微型车排量小,并不能成为其污染严重的依据,其实在相同的环保标准下(如欧Ⅰ标准),其污染反而小于2.0升的大排量车;至于档次低影响城市形象问题,也有牵强附会之嫌。

  由于历史原因,国内各主要微型车生产厂家一直致力于生产排量1.0及以下微型车,高于1.0升和1.3升的产品产销量微乎其微,而且只集中在天津汽车、长安铃木等原有的几个微型车生产厂家,所以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绝大部分都是排量1.0升及以下的微型车。

[上一页] [1][2][3][4] [下一页]

发给好友 专家问答 投稿给我们 加入收藏 返回顶部



相关文章:

·波导斥资50亿造汽车 齐心图谋择新业?
·汽车工业发展迅猛 产业群最具发展潜力
·新车涌现车价降 家庭轿车消费再提速
·[车市评论] 中国汽车在国际化边缘叹息
·国际汽车行业并购规模和数量大幅下降
·降价向8万元齐步走 汽车价格该定位何处?
·车市硝烟再起 10万元轿车再打价格战?
·轿车降价连环反应 经济型车市竞争加剧
·[专访] 福特副总裁程美玮:加速冲向中国
·[深入评论] 中国汽车离世界近了还是远了?
汽车搜索
栏目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