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将使得汽车销售、汽车维修、汽车金融等汽车服务业出现爆炸式的增长。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国内汽车市场的渐成气候,中国汽车产业将迎来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高增长期,今后20年汽车产业链将是中国最有发展潜力的产业群。
私人购车支撑产业发展
1990年代以前,中国汽车市场处于公务车阶段,需求量非常低,70%的需求来自于政府、事业单位的公务用车,30%左右是企业单位的商务用车,几乎没有私人用车。1990年-2000年,公务用车的份额下降,商务用车的份额加大,私人购车开始起步。
2002年以来,私人购车占整个市场的份额迅速提升,进入私人购车阶段。2002年私人购车比例首次超过50%,达到60%左右,其中,汽车市场最活跃的北京市私人购车比例已接近90%。据最新统计,截至2002年末,中国个人汽车拥有量已达到每百户2.8辆,虽然比上年末有较大提高,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私人用车的需求远远大于公务用车,这为中国汽车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从汽车消费结构看,轿车比重明显上升,而载货汽车比重逐年下降。2002年轿车占汽车比重由1991年的11.4%提高到33.6%,载货汽车比重由63.8%下降到33.7%。从世界发达汽车国家经验看,轿车占汽车的比重一般为70%左右,因此,今后20年中国仍将呈现以轿车带动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趋势,轿车占汽车的比重将进一步上升。
通过对国际轿车市场研究时发现,当车价除以人均GDP(R值)达到2或3时,就是轿车进入家庭的转折点,这是国际上基本的规律,日本、韩国就是这样。目前,中国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大城市的R值已经非常接近这个水平,私人购车已进入爆发性增长阶段。
[1][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