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你没有车寸步难行,不考驾照你怎么办?”霍红蕾说,但她也承认,享受生活也是准备买车的原因,“怎么说汽车在现在还是奢侈品。”她已经去亚运村汽车市场看了好几次车,正在跟男友商量买什么车型。这个城市顽强地保持着几百年来和几十年来的传统,到处排列着大院,而非开放的建筑群,使得高密度的道路网难以建设。另一方面,多年来的高经济增长率使得那些收入不错的市民们心态乐观,允许自己适当地虚荣,渴望享受最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尤其渴望着其标志:私人小汽车。
京B-85007及其他几百辆汽车继续停留在原点。30分钟零公里。
XXXL型城市症候
在9月份北京市政府推出改善交通十条措施,北京市交通委员会编制完成了《北京交通发展纲要》之后,人们更多地把矛头指向汽车数量和城市规划思路。较之推动这两个因素的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力量而言,这些质疑无疑是便捷的。
事实上,北京市一直存在一个城市更新计划,这个计划体现在种种文件之中,又决不仅限于此。它是一系列意识的组合,是超级城市之梦的外化,是几代人因对现代化的渴望而倾力演出的连续剧。政府在塑造国际大都市,规划师在塑造新北京风度,地产商在塑造田园诗意的生活,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对壮丽风格的喜好,对于大型策划的热情,并得到了市民们的欢迎。如今的成果却是,人们得到的是一个奔波劳碌生活极不舒适的北京。
这个巨人因为身躯过分庞大,不得不在肢体与心脏间建造过分漫长的血管,作为那些几乎窒息的血细胞,汽车不得不在管道中挤作一团。
[上一页] [1][2][3][4][5][6][7][8]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