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北京林河工业区去看,韩国文化的影响正在增多。离北京现代最近的顺义宾馆,为63名韩籍员工和大量非驻在的韩国参访人员营造着温馨的软环境,不仅有榻榻米式内装,连包间都写着“北京现代厅”、“MOBIS厅”(MOSIB是韩资配套大厂)。在中方看来,让韩方有回家的感觉可以更好地让韩国的配套厂理解本土化的意义,真心实意并且充满信心的为索纳塔做好配套。从这个意义讲,独资移植不仅仅是在效率上优于合资嫁接,也省去了许多磨合上的麻烦。
![](/news/csdt/10310/pic/031009_xian_1.jpg)
韩式配套形成模式独资其实更省成本
对韩方来讲,独资当然是最好的选择。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通用和福特相继将德尔福和韦世通部件公司剥离后,主机厂和零部件厂都活得更好了,韩国也开始研究模块化装配和供货的路子,把零部件先装一下,再大块的装起来。最近北京现代明确将搞一个大型的模块化生产基地作为配套商与整车厂之间的二传手。这样一来通过模块化供货这一掌握未来配套趋势的环节,韩方站住了脚。取得中方“还是独资好”的认同后,发动机、变速箱这些总成部件的配套也可以掌握,剩下二三级配套件可以让北京周边和江浙一带的国内厂来干,总体上还是以我为主。对中方来讲,必须让国内的非现代系配套厂切实降成本。董建平称,“现在重要的不是质量,而是价格。如果国内件的价格便宜,达到现代标准,我们也会用。”但董只是副本部长,到底采购什么,还要得到采购本部长韩籍的吴胜国点头。吴对从本国带来的配套体系非常有信心,吴胜国称,“现在大家看到我们生产的索纳塔车的国产化率已经达到了68%,到明年1月1日要大概达到70%。为了达到国产化,首先在中国选择可供产品,我们按照质量和价格的标准选择了目前的38家供应商作为我们的配套厂家(以韩资的为主),应该算是最好的企业。同时,在韩国有很多给我们供货的配套厂家,在这当中我们也选择了最合适最优秀的企业,让他们也到中国来投资,生产给我们供货的零部件。”
对于韩国带来的现代配套体系,郭谦也承认高明“过去国内搞汽车冲压件报件是按吨算,现在才知道韩国人是按冲压机每冲压一次计算的,成本低得多。”可见韩方研究这些已经很精细了。
[1][2][3]
[下一页]
![](/images/art_but.gif)
![](/images/b12-1.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