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中国的汽车市场会不会迅速扩张,很快追上日本和美国呢?去年我国轿车销售增长55%,今年尽管5月份回落了6个百分点,1至5月增幅仍然高达82.75%。按照这样的增速,超日赶美,自然是指日可待了。可是支撑我们轿车市场发展的使用条件,比如石油,能不能也这样同步增长?2002年美国消费石油9亿吨,自产5亿吨,进口4亿吨,我们什么时候能达到其一半呢?
此外,中国轿车的购买和使用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特别是特大型城市,北京轿车年销售量就占全国七分之一,汽车保有量占全国十分之一。而这些大城市的道路、停车场严重不足和建设滞后,是不争的事实,而且在看得见的未来,也出现不了特别令人鼓舞的奇迹。如果当人们为了停车位,而不得不早早上班、早早下班,晚上不敢出门,大街上开车比走路还慢时,他们的购车热情还能有多高?我们认为,今后中国轿车发展最主要的制约因素将是使用环境。间断性供过于求将成为中国轿车市场的主流。
看到去年汽车销售的超高速增长,有人便希望今年轿车不要“打价格战”,岂不知这种高增长本身就孕育着危机。一是高增长会给厂家传递一个错误的信号,刺激他们加大产量,二是高增长必然造成相关使用资源的紧张,难以支撑其持续发展。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表明,目前汽车市场供求局面已经发生明显变化,汽车库存比年初上升了30%,市场上基本没有供不应求的品种。对于这种市场形势,汽车厂家已经表现出了紧张情绪,为了抢占市场,一是加快新产品的推出频率,二是加大旧车型降价幅度,三是新车超低定价。半年之中,竟有十几款新车推出,数十种车型降价,几乎囊括了所有品牌。新雅阁2.0定价22.98万元,君威就定为22.38万元,赛纳2.0上市定价16.98万元,帕萨特新推出的2.0定价20.7万元,新阳光2.0最低定价17.28万元。中华2.4降到17.88万元,红旗世纪星一把降价4万元,到17.98万元,奇瑞更狠,东方之子2.4自动挡只卖16.66万元,天津一汽一口气降了13款车价。简直像篮球场上一般,人盯人,车盯车,家家出手不凡,这一轮轿车降价可谓来者不善。(经济日报)
[上一页] [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