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底特律新闻的汽车专栏作家保罗.李纳特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国处在成为顶尖汽车市场的门槛》的文章,称汽车工业的“中国时代”已经到来,并大胆预测,到2023年前后,中国汽车销量将有望超过美国。
中国汽车工业受国际汽车界关注
保罗.李纳特在文中说,前不久全球汽车体系与原产设备供应商协会两个国际性汽车组织在美国底特律召开了一次研讨会,专门研究中国近年来汽车工业的发展和对2010年的展望。他们还准备出版一本书,要对兴旺的中国汽车市场上那些汽车公司和汽车产品的表现做一深层分析。在这次研讨会上,许多专业人士都注意到,中国的领导人雄心勃勃,他们决心用10年时间,在外国资本与技术的帮助下,将中国提升为世界一流国家。如果从汽车行业的进展来看,这个时间表似乎并不是过分乐观。
从20世纪20年代起,日本用了几十年时间才发展出具有独特的日本风格的汽车设计。从20世纪60年代起,韩国大约用了20年时间,也做出了同样的事情。现在中国的汽车制造商决心把这个时间压缩到更短。
2002年,中国的汽车制造商与其来自欧洲、日本、美国的合资企业共生产了120万辆轿车,并将所有产品都卖给了本国的消费者。在一个10多亿人口的大国,这也就是说每1000人拥有一辆新车。与之相比,在美国,包括国产车与进口车在内,每年汽车的销量为1700万辆,大约每16个人拥有一辆新车。这很容易算出在中国的国内市场有多么大的潜力。
即使把中国的汽车产量提高到每年1700万辆——这个数字现在看起来已不像前几年那样不可思议——这只意味着每70个人才拥有一辆新车(假定人口不增长),并且还不包括进口车。
[1][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