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达玉的“不满意”
千里马II在进行了全面技术改进之后,价格没有浮动,只是选装的天窗格外再加2000元。升值不加价是行业内的常态做法,只是加在本来就畅销的千里马身上,多了额外的前瞻性战略考虑。郑达玉告诉记者,他对新产品的定价相当不满意,认为定的低。郑说,价格应该随着产品质量来定。千里马II在配置、内饰上都做了改进,整体质量有了提升,但价格没有变化,是市场给了我们压力,但就产品本身而言,这个价格我们不满意。
记得去年12月,千里马首次投放市场,本报记者曾问郑达玉,韩国车以“物美价廉”著称,售价11万左右的千里马如何与这个称谓结合起来,这个价格是不是定得高了。当时郑向记者解释说,就价格本身而言,千里马的确不是低廉的,但性价比是最高的,它在原型车的基础进行了几百项的改造,并增添了很多的配置。此后,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强调,千里马的价格是根据市场来定的,这个价格不能说高与低,而是考虑到这个价格中国的消费者能接受。
汽车的价格到底如何定,东风悦达起亚给了一个答案,就是依据市场的接受能力来定。这个思维是把市场、把消费者放在首位来考虑的,比单纯的让利消费者更有说服力。反过来,很多企业在降价的时候喜欢说回报消费者,市场竞争如此激烈,回报的说辞即便是真的,又有谁相信。而依据市场的变化来确定价格,表明企业对自己所处的市场理解更深,这次千里马II全部更换水晶灯,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
察看评论详细内容 我要发表评论
[上一页] [1][2][3][4]
[下一页]
![](/images/art_but.gif)
![](/images/b12-1.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