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意见之三:为了杜绝干私活
工人和客户熟了,用维修站的工具设备干私活的现象难以避免。车间随便进,工人和用户容易熟悉,自然就有人提出给修理工一些钱,在车间里修车干私活。一些4S服务站本身有销售零配件的职能,修理工买了原厂零配件,使用维修站的专用设备干私活挣钱,很难发现。以修变速箱为例,在维修站修,工费就要2000元左右。如果用户私下找修理工修,除了正常的零件费外只要五六百元工费。但工人与用户之间只是金钱交易,根本没有必要明码标价、保证质量,一旦出现问题,用户无处投诉。惟一占便宜的只有工人,利用工作时间、维修站的专用设备、厂家提供的技术资料、技术培训,自己挣钱。
反对意见之四:为了提高工作效率
修管处的专家表示,从提高工作效率的观点考虑,不应允许客户进车间。在业务量大的修理厂,每天修将近200台车,小一些的服务站也有100台车的业务量。1台车架起来干活,下面还有3台车等着。别说举升器闲不下来,修理工也没有闲工夫。一个修理工每天要修3至5台车,时间非常紧张。如果生产调度允许客户进车间看着修,车间里总是有几十名用户转悠着、聊着天、拉着修理工问来问去,就成集贸市场了。看病和修车一样,动手术的时候,家属关心病人的心情比车主关心车可急切多了。医院不许家属看,就是怕干扰医生的操作、干扰病人的情绪。
陈茁说,用户看着修的时候,会经常提问,甚至提出自己的主张,容易打乱修理的思路;如果是内行,当然有利于拓宽思路,但如果是半瓶子醋,就要花时间解释一遍甚至n遍。再有,修理工在操作时也会有失误,比如,把螺丝拧圆了;有些地方,需要用改锥撬一下、用锤子砸一下,车主在旁边看着难免心疼。
反对意见之五:当着面也能糊弄
刘泽斌说,大部分用户想看着修是出于好奇的心理。一些长期与车、与修理厂打交道的客户,了解修理工艺,信任修理厂,知道车间里脏、乱、吵,是危险的场所,让他看都不看。
陈茁说,现代轿车使用的技术先进、工艺复杂,维修的技术含量也在逐渐增加,远远不是当年修212、130的水平了。检修、判断故障的过程中使用仪器已经是很平常的事情了。即使用户站在旁边看着也只是一种心理安慰而已。真想蒙人的话,用户站在车边上也看不出来。
支持意见之一:客户应有知情权
北京智通永诚公司的刘澎告诉记者,现在很多人来修车,不是关心修车的价格,而是想了解我的车到底是怎么了?我认为,这是消费者应有的知情权。
价格对用户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但用户一定想了解“为什么”。很多人在修车前后都会问类似的问题:我的车怎么坏了?为什么会坏?你是怎么修的?质量担保多长时间?我应该怎么做就不会坏了?怎么做才能不犯别的毛病?这是人的本性,每个人都想知道事情的原因、始末。不是因为信任就可以不问,毕竟自己的车发生了问题、修车产生了费用。
刘澎坚持认为,客户能进车间,修车的过程能看。汽修企业不但要给客户看,还要为客户提供看的方便。这既是尊重客户,也为监督自己。汽修行业需要树立这样一种观念,这同时也是一种服务。
[上一页] [1][2][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