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汽车动态 / 评论 / 媒体聚焦
降价今后仍是重头戏 国产车价将与世界接轨

出处:pcauto
责任编辑:qnahe

[03-9-24 17:46] 作者:佚名


  加价走向式微之途

  在普遍的降价促销风潮中,也有行俏的款式以高于厂方制定的指导价格加价出售的,加价幅度从数千到二三万元甚至更多。对于加价行为,大多数汽车制造厂商都不是十分赞同,而消费者更是极为不满。

  其实,加价对于国内的消费者来说并不十分陌生。早在10多年以前,汽车作为紧俏的商品就往往被人不断地加价倒卖。然而,如今的汽车的价格已经趋于透明,厂商也比较严格地控制车价的涨跌变化,所以加价轿车一般系经销商所为,而且往往是新上市、产量小、需求大的款式,如广州本田新雅阁、别克君威GL2.5、马自达6、日产阳光等。据调查,这些加价车的加价幅度已经从年初的高点回落,广州本田新雅阁从4-5万元减到2-3万元、别克君威从2-3万元减到1万元。有些如北京现代索纳塔干脆取消了加价,而中华在上市之初还要加价几千元,如今却降价5000元上下出售。原因一方面是厂方的生产能力加强、供求关系有了缓和,另一方面则是在车价总体大势趋降的背景下,加价也确实难以维持较长时间。

  高利润一再降价的砝码

  对于车价涨跌的探讨,还牵扯出国产轿车的利润究竟有多大,以及还有多少降价的空间这一问题。在这方面,大多数厂家总是强调自己目前已经把价格降到了最低,但事实证明,车价一降再降,厂商非但能够承受并且是获利的。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一汽、上汽、东风三大汽车集团盈利167.5亿元,同比增长97%。另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去年我国汽车行业销售收入1515亿元,比上年增长30.8%,实现利润431亿元,增长60.94%,行业的平均利润率为28.45%,个别中高档轿车制造企业的单车利润率更是高达10多万元。相对于国内其它行业10%-15%的平均利润率以及国际汽车同行5%的平均利润率来说,中国汽车制造行业显然利润率较高。

  尽管国内商务成本偏高、汽车行业的配套合作能力薄弱等使得汽车制造企业必须将产品的利润打高一点,但也正是这较高的利润,使得国产汽车售价有了不断下调的可能。

[上一页] [1][2][3][4] [下一页]

作者笔名 简短内容 发表时间
:
查看评论详细内容   我要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专家问答 投稿给我们 加入收藏 返回顶部




-

-
汽车搜索

今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