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忽视消费者对于汽车“享受价值”的要求,减配置的底线应该是消费者的最低享受预期水平。汽车消费由购买和使用组成,买车的时候考虑性价比较多,使用过程则是用享受程度来考量的。降价在短期内使轿车销量上升,长期来看却可能影响了车的品牌形象。现在一些基本配置的车,价格很低,然而配置却减到了基本不能开的地步。这等于是自毁长城。
目前国内部分汽车企业在遇到销售阻力时,往往使用降价这招营销手段,现阶段看来也还屡试不爽。但当汽车价格逐渐和国际接轨,价格空间已经无路可退之后,厂家还能使用这一招吗?比如,能否换一个思路,用性价比和使用体验两条准绳同时来约束降价行为,尽量用“以性能为中心”的性价比取代“以价格为中心”的性价比。趁距离与国际对手正面对垒还有几年的缓冲期,中国的汽车企业应该在降价之外,再苦修一些新的高招了。(中华工商时报)
[上一页] [1][2][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