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发展下去,厂商们似乎将陷于一个怪圈:推新品,老型号的销量就直线下降,不推新品呢,市场份额就要被竞争对手蚕食;降价,车不见得就卖得好,拒绝降价呢,车又肯定卖不动。随着市场发展日益变得理性,汽车业将像国内其他产业一样遇到严峻的挑战。当人们不再把汽车当作一种奢侈品而是当作一个普通的代步工具时,人们的眼光将越来越挑剔,持币待购的现象也将越来越普遍。
另外,降价本使消费者受惠,但过于频繁反招抱怨。按常理推断,消费者应该是最欢迎降价的。道理很简单,少花钱多办事嘛。但类似今年上半年这种降法,不仅在国际市场上罕闻,就连“受惠”的中国消费者都有点“无福消受”了。一些消费者发现自己刚刚买的车,往往没过几天就降了几万元。有人估算过,2006年底国内车价将同国际市场大致接轨,几乎所有车型的价格将每年自降20%左右。可想而知,在今后几年中,降价将是国内车市的一种常态,类似这样的尴尬将会多次重演。
调查发现,有30%的消费者愿意为提前购买紧俏车型而多花钱,更有38%的消费者认为加价销售合理。也许,当消费者被过于频繁的降价看花了眼之后,反而希望它不要再降了。试想,有谁愿意忍受自己刚花钱买的东西就贬值呢?
[上一页] [1][2][3][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