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盘“短板” 差距不容回避
我国轿车企业技术储备不足,突出表现在不具备底盘开发能力。哈飞汽车总经理刘涛说:“外型、内饰设计有差距,可以委托国外顶尖设计公司开发;没有先进的发动机、变速箱,可以全球采购;但是,最核心的底盘技术,却是很难花钱买到的,即使得到外方的使用许可,也多是相对落后技术。”据介绍,目前国内几家自主品牌轿车的底盘,分别取自三菱、奥迪、菲亚特、雪铁龙和大发等公司。由于技术相对落后,整车匹配或多或少都存在问题。
泛亚汽车技术中心项目工程经理康华平告诉记者,现代汽车设计理念要求在安全、可靠、舒适、环保等方面达到和谐平衡,因此,一个科学、严谨的整车制造开发流程,应涵盖市场定位、品牌形象、客户需求、结构方案、安全性、人机工程、耐久性、汽车造型、空间设计、样车试验、量产零件等至少15个步骤。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拿一款样车进行扫描或光栅拍照,形成整车及零部件的三维空间数据,创建数学模型,发现竞争对手的优缺点……几乎所有轿车企业在开发中都使用“逆向工程”,但完全依赖其进行整车开发,则有可能带来操纵性能差、零部件与整车寿命不相匹配、动力性和经济性难以达到平衡等问题。
抓住机遇 再难也要前行
虽然我们离真正的自主开发还有距离,但已不再是质的差距。开发Matiz,除了总流程由大宇汽车技术中心负责外,几乎所有的基本设计、系统开发都委托国外设计公司和零部件供应商完成。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高速成长,开发一款新车所必备的市场容量即将具备,像大宇一样自主开发已不再遥远。
提起自主开发,人们总会问,为啥软硬件水平最高的合资企业不够热心?8月8日,耗资12亿元的我国首座轿车专用试验场在上海大众落成。在开发问题上一向“只做不说”的上海大众,终于崭露峥嵘。其实,从1997年开始,上海大众就启动了由试制试验基地和试车场两大部分组成的技术中心扩建工程。目前,亚洲最大的造型平台、声学试验分析室、环境模拟室、汽车排放分析试验室、道路模拟试验台等,已相继投入使用,为缩短零部件开发周期、改进现有车型和下一步的新车开发奠定了基础。“自主开发一口吃不成胖子,需要长期的积累,需要实实在在的努力”,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认为,关键技术暂时掌握不了,可以先从适应性开发入手。中国人特有的审美观决定了为中国人开发的轿车一定由中国人完成,台湾汽车企业较强的适应性开发能力,就是例证。据悉,吉利正对现有车型内饰外观进行新一轮改进,新内饰、新动力吉利豪情亮星轿车已经上市。在核心技术领域,通过与德国、意大利专业设计公司和韩国大宇国际的合作,吉利正在对其三大系列车型的后续产品进行研发,包括设计全新的美人豹跑车底盘以及对其它系列产品的底盘优化。(人民网)
察看评论详细内容 我要发表评论
[上一页] [1][2]
![](/images/art_but.gif)
![](/images/b12-1.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