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者能否居上
丰田的作风是纯日本式的,决策过程很细腻,反反复复,也很漫长。一旦下决心,气派却很大。丰田汽车20年多前就进入中国市场,然而除了2002年用威驰小试锋芒外,对于在中国本土生产丰田系列轿车一直谨小慎微。也许中国车市的井喷,也许本田、日产的成功给了丰田一颗定心丸,这位日本车坛老大终于亮出大手笔,展出了将与一汽在华合作生产四款汽车:皇冠、花冠、SUV陆地巡洋舰和霸道。借用一汽庞大的产能存量全线出击,不但力图超越自家兄弟,也给通用、大众等中国市场的成功者一个下马威。“洋三大”的预测再度浮出水面。
意大利菲亚特公司携手中国合资企业南京菲亚特,带来西耶那手动自动无级变速轿车、多宝厢式车、蓝旗亚豪华车;韩国现代、起亚由于有了北京和东风两个强大的合资伙伴而在近一年里在中国车市名噪一时。除了在中国生产的索那塔和千里马,韩国人带来包括概念车在内的8款新车。
菲亚特和现代都是世界上低成本、大批量生产百姓轿车的高手,而且为进入中国奋斗了多年,聚积了很大的决心与能量将在日后的竞争中逐步释放。
自主品牌风头正健
国际车展上国内企业受冷落的局面成为历史。在车展1号馆,两家国内大集团一汽和上汽的展位比邻而居。一汽集团的展台近2500平方米,是展出面积之最。麾下解放、大众、奥迪、马自达、红旗、丰田和夏利7大品牌同台亮相。总裁竺延峰宣布集团将在五年内首先规模百万化,管理数字化、经营国际化的“三化目标”;东道主上汽集团也提出尽快形成5万辆自主品牌生产能力的规划。
一批自主品牌的产品在车展上也十分扬眉吐气。奇瑞邀请了第一辆和第十万辆奇瑞轿车的购买者代表全国十万多名用户到展台见证B级新车“东方之子”的问世而人气大增;华晨汽车的新推出的中华2.4以其“中国智慧、世界精华”的开发理念和不到19万元的国际价格令许多外国参展商为之驻足;哈飞的赛豹、梦幻概念车显现出难得的市场眼光;一向创造轰动效应的吉利反而变得低调,据李书福说,一场资产重组之后,吉利的产品升级将有大动作。
这些自主品牌企业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观念新、体制活、胆子大,有一种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几近疯狂的拼搏精神。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自主品牌企业也会走上不同的发展道路,见仁见智留待岁月评说。
[上一页] [1][2][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