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一年,中国汽车业不断爆出重磅合资案,车市也异常红火,这种情景同许多专家预测的“入世后中国汽车业将面临灭顶之灾”的说法大相径庭
2002年中国汽车市场一派高热,表面上呈现前所未有的兴隆景象,预计汽车产销量突破300万辆大关、比2001年的汽车产量233.4万辆增长了三成多,是西方汽车增长率的近10倍;轿车产销量也有望突破100万辆大关,与10年前1991年的产量8.1万辆有了天壤之别。
按照国别统计,中国汽车产销能力和本国消费能力已经跻身于世界大国之列。但按人口均摊,各种数值在世界上要倒数过来。这一巨大反差就是最为吸引全球车业巨头青睐中国的主因,正像某车广告词语所道:有空间就有可能。
西方市场虽大,但过于饱和意味着难寻增量,资本的力量憋足了劲要找寻新市场的突破口,非洲是遥远的梦想,拉美旺而即衰,东南亚处于康复阶段,惟有中国以其常年的稳定增长成为全球车业巨头掘金乐土,近年来,几乎所有车业巨头的董事长或CEO轮番频频出访中国,为其他国家所罕见。
就在中国车市旺热之际,影响中国汽车产业格局和走向的几项重大的中外企业间的重组行动在2002年重手出击,与车市火爆遥相呼应,把中国置于全球汽车业关注的聚焦点。
看似是“三大集团”在2002年完成了几项汽车产业重组大手笔,其实在其背后皆有外资身影
十年前就有“三大、三小、二微”之说,谁大谁小谁微都是计划下铁定的产物,随着市场变迁,小的没变大,微的没升小,而大的也没变小。
[1][2][3][4][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