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木“大合资”构想
事实上,日本铃木在昌河的雄心远不止于合资发动机项目,铃木的构想是将昌河旗下的两家公司——昌河九江和昌河合肥——一起收拢,成立一个“大合资”格局的昌河铃木。
今年6月,昌河传出消息,昌河铃木公司将北斗星的销售权收归合资公司,不再由中方总代理。同时传出的另一个消息则是,昌河铃木将从日本铃木公司引进一款三厢轿车。
据知情人士透露,实际上这是一个交换条件。昌河铃木合资以后,销售权一直由中方掌控,铃木只能获得生产利润,这意味着所有的销售利润(包括进出口)都归中方所有,铃木对此颇有怨言,一度认为昌河是“不听话的孩子”。相比而言,铃木在华的另一家合资企业——长安铃木——合资之后很快就将销售权移交合资公司,铃木一度认为与长安的合作质量高于昌河。
但2001年,长安忽然变脸,与福特联姻生产轿车,此举对铃木刺激颇大。2001年日本铃木汽车株式会社社长铃木修来华访问2家合资公司,在昌河逗留期间,铃木修当即与昌河达成一致意向,将加大对昌河的投入,扩大与昌河的合资范围,同时引进更多车型。
据了解,去年年底,在拿到轿车生产许可之后,昌河公司由董事长杨金槐带队组织了一个高层代表团造访日本铃木公司,双方就加强合作达成共识。铃木方表示,昌河看中的铃木车系的任何车型,都可以引入合资公司生产。杨金槐当时就挑中了一款三厢轿车,并草签了协议。
紧接着,今年7月,昌河年中董事会上讨论决定将北斗星销售权移交合资公司。
相关人士表示,由于还没有正式签约,关于这款三厢轿车的具体情况还不便透露。但据称如果顺利,今年10月份日方将来华正式签约,生产线将放在昌河九江公司,而且是采取与九江公司合资的形式生产,预计明年投产。届时,昌河与铃木将在九江出现两个新的合资项目:一个三厢车,一个发动机。目前,这些项目仍在协商之中。
与此同时,昌河铃木公司的两款新车型也将很快推出,据了解,这是两款与北斗星完全不同的新型轿车系列:一个系列为轿车,排量分1.3升、1.4升和1.6升;另一个系列是三排座客车,排量为1.1升和1.3升,其采用铃木公司最新研制的小排量节能型涡轮增压发动机。昌河汽车公司原计划在明年下半年推出上述新车型。据透露,两款新车都还没有签约,但目前客车项目已经敲定,轿车尚在进一步协商中。
这一系列动作都表明,昌河与铃木正处于一个全新合作的开局之中,昌河的意图显而易见:希望借助铃木的技术与资源,实现自己的轿车梦想;而铃木则希望借助昌河调整自己在中国的布局。但问题在于,铃木如何才能平衡好昌河、长安两家合作伙伴的利益关系?
去年年初,铃木减持长安铃木B股,“铃木抽身长安”的言论一度在业界甚嚣尘上。长安铃木副董事长、总经理松原邦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指出:铃木公司的中国战略没有发生任何改变。这意味着:长安铃木是铃木公司在中国的轿车生产基地、昌河铃木是铃木公司在中国商用车生产基地的定位,今后也不会发生改变。
对此,昌河集团董事长杨金槐认为,这种言论早已过时,如今的铃木公司已经改变了看法。“铃木已经明确表示了要与昌河建立面对21世纪的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要使昌河铃木公司在汽车方面产品系列化。”
如果此言不虚,那么也反映了铃木公司中国战略的复杂心态,一方面希望巩固与长安的合作关系,一方面加大昌河合资公司的权重。
和国内众多轿车厂商相比,昌河起步较晚,实力平平,如果仅仅靠自身技术积累,在争夺异常激烈的轿车市场将难有作为。更何况,从目前的情况看,昌河的轿车战略在相当大程度上受制于铃木在华战略调整,即便未来引入其他强势伙伴,一切也充满变数。
在艰难迈出第一步之后,昌河的轿车之路依然扑朔迷离。
[上一页] [1][2][3][4]
![](/images/art_but.gif)
![](/images/b12-1.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