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汽车动态 / 评论 / 媒体聚焦
铃木悄然变阵推爱迪尔 昌河汽车顺水推舟

出处:pcauto
责任编辑:qnahe

[03-9-26 17:51] 作者:佚名


  爱迪尔一石三鸟

  进军轿车面临的两大障碍是政策限制和技术来源。政策障碍的消失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尤其是入世之后更是如此。真正令人头痛的是技术来源。

  和几乎所有本土汽车厂商一样,昌河在轿车——尤其是中高排量轿车——核心技术方面亦是一筹莫展。

  尽管爱迪尔轿车号称与意大利国际专业设计公司——博通(S TILE Bertone)设计公司联合开发,国产化率高达96%-98%,昌河拥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但实际上,昌河从博通购买的仅是外部造型和白车身设计,而汽车底盘仍是北斗星平台,归根到底还是来源于铃木的技术。至于发动机,新下线的爱迪尔采用1.1排量发动机由哈尔滨东安公司生产。

  爱迪尔生产线设于合肥昌河汽车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是昌河集团全资子公司,和铃木没有任何关系。但令人费解的是,爱迪尔采用的却是铃木的底盘等技术。

  “一来因为北斗星平台是已经完全成熟的平台,昌河已经完全掌握相关技术,”有关人士表示,“二来昌河正在与铃木谈判,在九江合资建立发动机厂,届时爱迪尔有可能采用合资发动机厂的中高排量发动机。”

  据了解,九江发动机合资项目主要产品是引进和生产日本铃木公司K系列(排气量为1.0-1.4升)汽油发动机,及与之配套的变速箱、离合器和其滚动发展技术。该厂建设规模为年产15万台发动机、变速箱和离合器,将于2004年底建成投产。

  定位于都市轿车的爱迪尔轿车一大使命就是冲破地方“土政策”限制,进军中心大城市,这意味着必须采用中高排量发动机,而此类发动机优势技术基本上掌握在境外跨国公司手中。但昌河已经考虑不完全依赖于日本铃木,有关人士表示:“如果采用未来九江合资厂的发动机,好处是产量好协调,供货方便,另外还可以减少采购成本,但如果不用铃木的发动机我们也有解决办法。”

  这个解决办法来自台湾,昌河已经与台湾最大的发动机生产厂华擎签约,批量采购中高排量发动机。

  据介绍,爱迪尔生产线设计产能为年产6万辆,今年的预计销售量为3000-5000台,明年的产销目标尚未确定。昌河内部人士称,爱迪尔采用的是柔性生产线,可根据市场情况决定生产车型,由于采用的是微车平台,很方便转型生产其他种类车型(昌河合肥公司目前还生产改良后的面包微型车)。

  显而易见,与其说爱迪尔是昌河在轿车市场投下的一笔赌注,不如说是昌河的一枚进可攻、退可守的棋子。既可以借此制约铃木,又保留了独立发展轿车的可能性和空间。此外,更为重要的是,昌河的计划是将合肥公司单独拿出来与第二家外资伙伴合资。由于合肥公司已经具有较为完整的面包车、卡车生产线,再加上轿车生产线,无疑在未来的合资中处于有利位置。据称,昌河近几年一直在寻找第二家合资伙伴,在拿到轿车生产许可之后,更是加快了这一步伐。

[上一页] [1][2][3][4] [下一页]

作者笔名 简短内容 发表时间
:
查看评论详细内容   我要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专家问答 投稿给我们 加入收藏 返回顶部




-

-
汽车搜索

今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