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近期老三样价格的全线垫底,以及他们后继者的售价调整中不难看出,国产中级车市场的竞争已到了“肉搏”期。究其原因,今年以来竞争对手的不断涌现及价格上受到的上下夹攻已使价格区间在8万元至12万元之间“车”满为患。像赛欧、派力奥、西耶纳、千里马、嘉年华、威驰等车的销量都还不错,分流了不少消费者;而中华、东方之子的价格又在屡创新低,福美来1.6、高尔夫、三厢POLO、赛纳、凯越等新车不断加入战团。为了保住市场份额,老三样们在作出数不清的改型后,最后只有降价这一条路可走了。
来自汽车市场的信息却不那么令厂家乐观,在正式宣布降价之后,销量并未由此而激增。原因很简单,日夜战斗在竞争最为激烈的火线的经销商们早已先行一步,纷纷在厂家宣布降价前,偷着或明或暗地降价了,个别车型的售价甚至比厂家公布的降后的价格还要低。其实厂家也早已心知肚明,某厂家高层人士承认,正式宣布降价在某种意义上也是迫于经销商的压力,实属无奈之举。至于厂家宣布了最低价格后,市场上的成交价是否还会再降,“那就由经销商自己掂量着办了”。看来,降价后若未能促进成交量放大,经销商之间的“暗降”还将持续出现。
据最新数据显示,在上半年的国产车市场中,有近20个品牌的80多个车型加入到降价大潮中,平均降幅达6.9%,最大降幅甚至接近20%。业内人士对如此汹涌的降价大潮普遍表示“出乎意料”,并分析认为,此轮老三样调整告一段落,势必导致中级车重新建立价格体系,促使相应价位区间的其它车型很快会作出连锁反应,相信新一轮中级轿车的降价狂潮马上就会到来。
[上一页] [1][2]
![](/images/art_but.gif)
![](/images/b12-1.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