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四:谁操纵了闪电联姻
此外,部分业内人士也对如此悄无声息的闪电式联姻表示不解,他们认为,相对于以李书福奋斗8年才通过国家审批为代表的民营企业而言,莲花的神速似乎有失公允。据知情人士透露,在2000年的中国车展上,宝腾集团总裁冬姑马哈利尔首次对中国汽车市场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之后,宝腾的调研人员对天津、宁波、重庆、内蒙古等地进行了考察,曾经与一汽、吉利接洽,而最终将落脚点锁定了东莞的虎门。据东莞虎门镇委书记钟淦泉透露,这是虎门第三次向汽车业发起冲击,“此次利用民间资本与外资结合终于获得了国家特批”。那么,在东莞这个汽车工业欠发达的地区建立一个CKD汽车组装工厂,缘何“获得国家特批”呢?有分析认为,项目的获批与地方政府的极力促成不无干系,同时,金星重工此次也可以借助宝腾,成功实现生产轿车的转型。业内人士据此分析,如此由地方政府一手操纵的盲目性投资结果难以预料。
小公司缘何抢占先机
虽然对于莲花获得中国户籍国内汽车业并没有发出欢呼的声音,但是象金星重工与宝腾集团这样的小公司所表现出来的灵活性和市场化却受到了肯定。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杜芳慈就对小公司的发展谋略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我国过去很多企业都是由国家投资兴建的,而且为了形成规模造成声势,国家对此的投入相当惊人,从而也就会对企业的成败得失看得很重;而在美国,每年都会有十几万家企业破产,同时又会有十几万家企业诞生,这种‘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很自然的法则。”
另外,也有人士认为,大企业、大集团往往更容易患得患失,它的每一笔投资(尤其对于尚未明细的市场)都会相当谨慎,因此一些小的企业往往更加勇于担当开拓市场的先锋。我国自从加入WTO后才刚刚开始解读国际上的游戏规则,此时,我们不妨以一种稀松平常的心态重新审视这个世界,毕竟企业的诞生、兼并重组甚或是破产这些自然行为,都是为了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
[上一页] [1][2][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