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汽车动态 / 评论
2003年中国汽车的四大悬念!

出处:pcauto
责任编辑:qing

[03-1-7 14:45] 作者:李利


    风风火火的2002年过去了,各汽车厂家和经销商都对刚刚过去的一年充满了留恋。新的一年里,还会有那样的好日子吗?中国汽车工业和汽车市场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对于这一切,现在只能是个谜。

  价格大战会不会爆发?

  在关于汽车的众多问题中,价格无疑是消费者最关心的一项,同时,也是各汽车厂家最头疼、也最不愿多提的一项。去年12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商品价格指数表明:从2001年11月至2002年12月,中国汽车价格总体水平已经下降了5.6%。那么,今年的汽车价格将会怎样波动?

  2003年中国汽车的价格走势总体上来说仍将趋于平稳,虽然汽车价格特别是中高档车的价格会有一定幅度的下调,但不会像有些人说的那样价格大战一触即发,以车型竞争取代价格竞争将成为2003年车市大战的主旋律。之所以这样说,原因有五:

  第一,竞争不会主要表现在价格上,而是体现在各厂家不断推出的诸多新车型上。据了解,2003年将是中国汽车史上新车型涌现最多的年份,目前已经确定的就有30余款。其中既有宝马3系、奥迪A4、马自达6等中高档轿车,也有帕杰罗速跑、猎鹰等SUV,当然更多的还是像长安福特嘉年华、南京菲亚特派力奥周末款、上海大众三厢波罗和高尔等经济型轿车。多款新车的登场,使得较量将在车型的时尚性、先进性、实用性等方面进行。

  第二,汽车价格是否下调,主要依赖于市场供求关系,而并非厂家的车型是否有降价空间。尽管今年汽车的品种将不断丰富,但由于总体产量仍然偏低,因此竞争不会一下子就白热化。同时,绝大多数去年上市的新车都是“有样车,无现货”,例如威驰的订单已经排到了今年下半年,短期内指望它降价根本不可能。

  第三,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日益成熟,厂家的竞争策略也不断得到提高。几乎每一款新车的问世都经过缜密的市场调研,因此新车的价格定位比较准确,不会在短期内有太大的浮动。各厂家宁愿采取宽幅定价的策略,也不愿意草率地使用降价这一招。

  第四,为提高老产品的竞争力,厂家很可能通过提高配置而价格不变的方式进行促销。从产品市场的发展趋势看,随着新车陆续形成生产规模,老品牌车型将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于是,“加量不加价”这个商家惯使的提高性价比的隐蔽花招就将成为一些厂商的首选策略。

  第五,今年进口车仍不会对国产车造成太大的压力。按照入世承诺,今年我国将继续增加进口车以及关键件配额并进一步降低关税,这当然意味着进口车的数量将有所增加。国家信息中心经济咨询中心预测显示,今年我国汽车进口将达到17万辆,其中进口轿车9万辆左右。但是,从去年国家发放配额的节奏来看,在政策调控下,进口车仍然不会对国内轿车市场造成大的冲击。

  虽然从总体来说今年的汽车价格将趋于平稳,但这不排除有限的价格波动,特别是中高档车的价格竞争。

  随着中高档轿车市场的膨胀,今年,一些中高档汽车生产企业纷纷成立或扩大生产规模,这使得原本寥寥几家相安无事的中高档车市场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除了换型产品本田雅阁和通用别克外,一汽大众还将生产奥迪A4,北京现代的索纳塔也已粉墨登场,还有明年下线的马自达6、宝马3系等。

  如此多种类的中高档新车纷纷登场,势必将在今年展开激烈的拼争,因此产品的利润空间将得到进一步的压缩。这一点,从广州本田去年12月发布的下一年度事业计划中就能够看出来。2003年,广州本田计划产销轿车11万辆,较2002年增长89.8%,销售收入预计206亿元,较2002年增长50%,而利税合计52亿元,仅仅比2002年增长4%。从这三项不成比例的增长中可以看到,广州本田已经计划大幅缩减雅阁的利润了。本月15日,新一代的雅阁就将上市,届时新雅阁的价格将会给消费者带来怎样的惊喜,我们拭目以待。

[1][2][3][4] [下一页]

发给好友 投稿给我们 加入收藏 返回顶部



相关文章:

·汽车知名企业联合推出汽车质量新标准
·高气压:清洁柴油发动机的实现之道
·日产开发汽车安全最新技术
·相关政策出台 进口汽车关税降为43.3%
·克莱斯勒公司推出新型刹车系统
·中国汽车业进入“第二竞争擂台”
·汽车业快速增长 国产军团将成为主力?
·中兴海豹快人一步 率先通过排放新标准
·展望2003:汽车通讯无线技术值得关注
·如果法律落到实处 “三包”就不必出台

汽车搜索
栏目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