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参考报》消息:今年4月21日-27日在上海举行的第十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将是中国有史以来最热闹的车展。离车展还有半年之久就传出8万平方米的展位已被抢购一空,招商出现空前爆棚的场面。汽车厂商看好今年国际车展,甚至抢在一年前就预定展位,纷纷以从没有过的阵容和气派参展,如一汽、上汽将代表本土主流汽车企业展示未来中国汽车业的走势和信心。外国厂商更是财大气粗,相互叫板,抓住机遇要表现一番。继德国大众、美国通用之后,日本丰田以超出以往两倍的展台面积全新登台亮相,不再保持低调。其他外国企业也是如此。他们认为,今年上海车展将引爆中国车市,汽车消费开始步入主流消费渠道。
可以说,今年的上海车展是宣告“一个时代结束,另一个时代开始”的车展。
![](/news/gdcz/10304/pic/kouzhaomm12.jpg)
走过历史看车展
上海国际车展应该说是这座城市迈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记得首届上海国际车展举办时,上海人只是好奇,还没意识到这是在创造历史。当时正处于改革开放初,马路上跑的出租车主要是天津大发、上海牌轿车,偶尔还能看到“乌龟壳”(用摩托车改装的三轮乘用车),为数不多的进口车也多数是日本车。
1985年是中国汽车业值得记住的一年。可以说,如果当年上海没谈成“桑车项目”的话,也就不会这么快就举办国际车展。今天看来,这不是巧合,而是上海人在求新、求变、求发展中的一种观念转变。所以,本来是专业性很强的普通展览不料却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开创了中国汽车展的风气之先。
![](/news/gdcz/10304/pic/kouzhaomm14.jpg)
对大多数人来说,第一次公开见到桑塔纳轿车是在首届上海国际车展上。当时组装的桑塔纳被看作是“进口车”,有点神奇。当时年产5000辆左右的轿车产品大多数是上海牌轿车。有人甚至担心,这样的“高级车”我们造的出吗?专业人士也有同感,因为在外国人眼里,当时中国还不具备生产现代化轿车的能力,用半手工“敲”出来的上海牌轿车是他们“爷爷辈”的生产方式。媒体则认为,面对桑车,中国的零部件企业全部加起来等于零,无法与其配套。难怪有人说,桑车的参展是“用市场换技术”的高价姑娘,是给我们出了一道难题,谁能娶到手?
令人遗憾的是,首届国际车展,我们几乎没有话语权,尽是洋车的天下,国产轿车品牌几乎等于零。
[1][2][3][4][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