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世上最昂贵的汽车极品(Bugatti Type 41皇室Royale),1929-1932年间共产六台,平均售价US$35,000/6500镑,几乎是劳斯莱斯魅映二型(Phantom II)的三倍,或福特A型的九十倍(估计值值一亿元人民币以上),其中一台就被美国人以几台雪柜(冰箱)从保加蒂家族手里换走(战后欧洲物资奇缺,电冰箱是超级奢侈品),该台配以基尔勒(Kellner)单门车身的保吉地本来存放在美国碧力斯近宁咸汽车博物馆(BRIGGS CUNNINGHAM MUSEUM),但于1987年以5,000,000镑史上最高价拍卖给一不知名人士,因为41型太罕有,什么价格也可能出现.
到底那辆是世上最佳汽车? 不问而知这并无绝对答案. 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以下列情况作半客观式说明: 在一古典名车评赏会(concours d'elegance)上,观众围绕众多的布加蒂, 劳斯莱斯,依素达-花拉斯基尼,杜森堡等名车赞叹不已,突然有人发觉所有评判不知去向,原来他们正似朝圣者一般围绕一车不犮一言肃立,面上发出神圣的光彩,当然,这车就是法国的希斯巴诺-苏莎(Hispano-Suiza) Type 68/J 12。
三和的老爷车文化
什么是老爷车?遗憾的是至今没有一个标准的定义,汽车史学家及老爷车爱好者至今仍争论不休。一般说来,老爷车(Vintage)是人们对现在被珍藏的古老而享有盛名的汽车的称呼。至于有多古老才算老爷车,没有统一、明确的规定,一般认为至少是四、五十年前生产的汽车。老爷车应该是在出厂时就拥有优良设计,高工艺标准及制作,十分高档、珍贵,而且现在基本保持原貌,否则只能称为“废旧车”。 老爷车一词最早出现在1973年英国一本《名车与老爷车》杂志上,很快得到各国汽车界人士的认可,并兴起老爷车收藏热,因为每一辆老爷车都满载着沉甸甸的历史。
十多年前,成都三和企业集团董事长黄宗敏先生就开始收藏红旗轿车,专门为此成立了红旗车博物馆,后来由于业务原因红旗博物馆暂告退出,但这并未削减他对老爷车的热爱,反而将范围扩展到世界各国的老爷车上,2001年,黄宗敏先生先后到欧美等地考察,看到了老爷车事业的前途,老爷车不仅可以作为收藏品收藏,还可以作为一种全新的汽车产业,形成一套独特的汽车文化。回国后,黄宗敏先生开始向自己的老爷车梦想迈进。两年来黄宗敏先生带领老爷车相关人员踏遍了大半个中国及欧美等地,收购了红旗、伏尔加、嘎斯69、吉姆、奔驰、伏克斯豪尔、雪铁龙、富豪、美洲豹、劳斯莱斯、美吉普、甲壳虫、伦敦的士、吉架等数十辆老爷车。
2003年1月,在黄宗敏董事长及公司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三和集团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聘请当前成都地区享有很高声誉的钣金技术权威,抽调三和集团最好的机电维修师傅,成立了老爷车翻新厂,专门从事老爷车翻新工作。而翻新厂的规模,也由最初筹建时的5个人,单一的钣金工种,发展到现在已经是钣金、机修、油漆、蓬垫、塑机、玻璃、精加工、密封胶条加工等全工种作业。随着翻新厂硬件设施的日趋完善(投资建立翻新厂翻新车间,购买大量的维修设备、工具),我们三和集团将建立国内唯一老爷车翻新厂,成立老爷车博物馆,并最终将老爷车翻新推向产业化发展道路,形成三和独有的老爷车文化。
无法想像,这些老爷车在它们初进三和时,还是一堆残缺不全的废铁。记得当初我们把第一辆老爷车运回集团时,遇到了无数迷惑的眼睛,他们无法理解为什么我们要把这么一堆废铁买回来,他们怀疑我们无法将该车修复好,肯定是拿钱打水漂,而且还等着看我们的笑话。但是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我们的老爷车就貌换新颜,我们的师傅们,真的有一双变废为宝的灵巧手。
[上一页] [1][2][3][4][5][6][7][8][9][10][11]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