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影响交通的绿化带
刘副市长还提出,尽快建立出租车休息点,减少出租车空驶率;进一步强化北京建筑市场的准入制度,对违章现象严重的工地停工、停车,甚至逐出北京建筑市场;对于影响交通的绿化带,也要适当减少。
环路出口应远离商业区和路口
北京的环路已经修到了六环,道路建设速度够快了,可依然很堵,群众对环路交通的改进建议提了很多,但我认为如果将环路的出口远离商业区和路口将会缓解拥堵。
我们经常看到,在三环、四环的出口处主路里的车出不去,排很长的队,甚至出主路的车在出口处排成两到三排,一齐向出口扎,造成主路大量积车。按照交规规定,在辅路行驶的车辆应该避让从主路里出来的车辆,可常常是辅路的车不让主路的车,这样就容易引发刮蹭事故,更加重拥堵。为什么有很多车要从主路里出来呢,因为辅路的周边大量商业设施云集于此,吸引着交通流,而商家也很重视“金边银角”,纷纷抢占辅路沿街的黄金地带。像北三环四通桥东侧东向西的出口就是一个例子,出口处自东向西方向的辅路排列着华星影院、麦当劳、利客隆、半亩园等大量商业设施,很多的车要去这里,商场门口有打车的,有找停车场的,造成辅路车行驶速度不快,这样会直接影响出主路车的行驶速度,形成压车。
针对这种情况,我建议环路的出口应该远离商业区和路口,可以在商业区前面或后面稍远一些开出口,这样会缓解辅路的交通压力;在商家已经形成格局的情况下,甚至可以封闭一些出口,让车辆去绕行,避开拥堵路段。
应提高红绿灯智能水平
自从《信报》开设“缓解交通拥堵人人献计出力”栏目以来,一直都受到读者们的关心,昨天,热心读者马茂年来到报社献计献策。
马先生提出能否提高红绿灯智能化水平。他说,目前,红绿灯转换过于机械,很多路口均采取固定时间转换的方法,有时需要靠交警视情况提前或延迟红绿灯的转换。一个方向的车流排成长队,而另一方向则在绿灯的情况下,没有汽车通过。他建议,如果设置成可监控操作红绿灯,根据实际流量确定转换时间。
[上一页]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