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auto原创文章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汽车销售服务企业在当前面活跃的车市背后面临两个的问题的困惑,一是汽车行业是否一定有“战国时期”?何时开始?如何应对?二是汽车销售服务企业到底能否做大?能做多大?我们结合中外车业的实际状况来讨论这两个问题。
有人描述2002年的中国汽车市场的增长是“井喷”,汽车尤其是轿车产销两旺,成为国民经济高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2002年全国汽车产、销分别同比增长38%和37%,其中轿车同比增长79%;汽车产销率99.9%,轿车产销率103.2%;汽车销售突破200万辆,其中轿车84万辆。因为这个产业当前有着高达20-30%的丰厚利润,一方面原有企业将不断扩大生产能力,另一方面新的投资者也不断涌入,中国目前已有超过100家的汽车生产企业。
![](/news/yjpl/oneselfreport/10311/pic/031023Picasso002.jpg)
全球汽车工业总的竞争态势是大企业、大集团主宰和垄断市场,从20世纪90年代起,全球汽车工业基本形成了“6+3”竞争格局。即通用、福特、戴姆勒.克莱斯勒(简称戴.克)、丰田、大众、雷诺-日产6家巨型跨国公司,这6家企业合计产销量占全球的75%。另外还有相对独立自立自主的本田、标致-雪铁龙(PSA)和宝马3家。9家公司的汽车年产销量占世界总量的92%。
![](/news/yjpl/oneselfreport/10311/pic/031014feng_02-400.jpg)
世界汽车业如今的6+3“列强”主宰格局不是政府或国际机构干预形成的,而是在千百家汽车厂的基础上,经过多年激烈竞争优胜劣汰而形成的。先不要考虑中国最后的格局是哪9家还是哪10家,但我们应该认识到已走上市场化之路的中国汽车产业必然将经历这个过程,而且经历这个过程的时间要短的多,因为中国加入WTO后面对的世界汽车业已是市场充分发展的成熟产业,而且诸“列强”都把继续发展的希望寄托在中国市场上,所以开放化的市场化的中国汽车业只能是“速成”式的成长方式。
[1][2][3]
[下一页]
![](/images/art_but.gif)
![](/images/b12-1.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