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高境界:贴近消费者需求
无可置疑,车的设计除了受地理、温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与目标消费者的审美及驾乘偏好相吻合。比如,欧洲车的底盘偏硬,舒适度稍差但操控性较好,这是欧洲人的偏好;美国车的底盘偏软,舒适度佳但操控性略逊,这才投合美国消费者。所以,重新调较底盘以符合当地消费者的驾乘偏好,也是“软本土化”中的一项。
那么,究竟中国消费者对驾乘的偏好是什么?凯越又是如何重新调较底盘的呢?基于销售25万台别克车的市场经验,以及多次对中国市场专项研究的结果,技术人员发现:中国消费者对于底盘舒适度、整车操控性的取舍正介于欧、美消费者之间。他们喜欢操控性好的车,却不愿象欧洲人那样完全牺牲舒适感。所以,针对中国消费者的底盘调较是要让两种对立的性能达到最佳妥协,同时提高燃油经济性。
基于这种考量,泛亚技术中心的美国资深底盘专家,在别克凯越的轮胎、减震器弹簧上下了苦功,更有采用德国SACHS技术的气压式减震器?在传统油压减震基础上增设“氮气填充室”?,令凯越具有领先同级车中难得的“精确操控+舒适驾乘”并重的感受。
当然,别克凯越身上的“软本土化”杰作远不止是底盘。为迎合中国消费者对于暖色调内饰、宽敞、豪华感觉的偏好,凯越中国版的内饰采用双米色,并增加了高档车级别的卷帘门式杯托。而内陷式座椅后背、中央扶手更为后排留出了宽敞空间。
事实上,认认真真地做好本土化,生产真正符合中国市场的产品,不仅是对中国消费者负责,更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现实方法。赛欧、君威、GL8根据“中国口味”推陈出新,在短短三年内就把上海通用汽车这一行业新兵送入全国汽车销量前三甲,可见“本土化”是优是劣,市场早已给出答案。(经济参考报)
察看评论详细内容 我要发表评论
[上一页] [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