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汽车动态 / 评论 / 媒体聚焦
增强中国汽车的竞争力 “本土化”是关键!

出处:pcauto
责任编辑:keen

[03-8-19 15:11] 作者:李利


  在当前的汽车市场,“本土化”似乎并不是什么受欢迎的字眼。更有甚者,在BBS上,许多网友直接把它同“减配置”画上了等号。而在业内,专家却一致认为:本土化不仅非做不可,而且这也是打造“中国制造”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本土化在国际上不希奇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车型大都是本地制造的“引进车型”,为避免因“水土不服”给消费者和厂家造成的不便,进行本土化改造,也就是适应性改进是非常必要的。甚至国际高档品牌宝马落户中国,也表示将对所生产的3系和5系进行适应性改进。

  适应当地需求在国际上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大多数知名产品都有欧洲版、美洲版的区别,一方面是各地消费者的口味不同,另一方面各地的环保、交通政策以及使用环境也不相同。

  为什么“本土化”在国内却不受待见呢?相关人士认为,这也许要归罪于一些假借“本土化”的名义减配置大挣不菲的银子的企业。那么,真正的本土化又是什么呢?

  基本说来,“本土化”的意义在国内应该至少包含以下两个层次:第一,进行各种严酷考验、将发动机重新标定,消除引进车型“水土不服”的隐患,真正做到中国制造中国车,让消费者得以无忧地在中原广袤大地上驰骋。第二,根据本土消费者的偏好,进行底盘重新调较、外观内饰的细节改进,从而真正具有领先于“进口车”的竞争优势。

察看评论详细内容  我要发表评论
作者笔名 简短内容 发表时间
:

[1][2][3] [下一页]

发给好友 专家问答 投稿给我们 加入收藏 返回顶部





汽车搜索

今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