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汽车动态 / 评论 / 媒体聚焦
赛纳等多款新车抢市 高尔夫还能成为“常青树”?

出处:pcauto
责任编辑:keen

[03-8-18 10:24] 作者:柳长立


 太平洋短信中心全新推出“汽车动态”短信订阅,第一时间看最热、最激、最精彩的资讯!还犹豫什么?快快加入订阅吧!

  当前,国内轿车消费者似乎迷恋这样一种逻辑:对品牌希望其历史越长越好,因为人们相信,长久品牌是描述轿车产品质量的最好语言;对技术则希望越新越好,因为人们相信,最新技术是轿车新功能的最大支撑。企业经营的困扰之一,常常是如何保持这两者的统一。最近,一汽大众在推出号称是欧洲市场“常青树”的高尔夫轿车时,再次体会到了这样的困扰。

  在国产高尔夫轿车热闹上市的仪式上,不论是德国大众还是一汽集团,没有人对这样一组数字隐藏的“悖论”进行解释:再过七个多月,德国大众就要庆祝它的高尔夫品牌诞生30周年了;还有一个多月,新的国产高尔夫原型车———第四代大众高尔夫轿车,也该迎来自己6岁的生日了。高尔夫品牌的长久历史和相对陈旧的第四代高尔夫车型,为一汽-大众引入这款车增添了许多悬疑。

  是做过客,还是做主人

  对于大众高尔夫这款车,中国人并不太陌生,其原因不仅仅是它在近三十年里累积了销售2200万辆的名声,更主要是由于高尔夫系列中的都市型曾在中国批量产销过,并且生产地就在一汽-大众。八年前的这一段历史,在人们的宽容中被一汽-大众和德国大众有意无意地“忽略”了。

  虽然没有人愿意告诉我们当初都市型高尔夫匆匆来去的真正原因。但是,即使是在当时的背景下,德国大众把久负盛名的高尔夫拿到中国来,只抱着试探的态度,与其说情有可原,不如说是个错误。就在1995年6月1日中国都市型高尔夫下线之后一个月,第1600万辆高尔夫轿车在德国大众本部披彩而出。当时,北美、西欧和日本三大汽车市场上升势头正猛,而中国整个轿车的市场还远不够容纳国际汽车巨头们一个规模工厂的产能。

  高尔夫来则来矣,来的是都市型而不是主流车型;高尔夫走则走矣,损失不大也不至于坏了名声。这也许就是大众高尔夫当初在中国市场走“过客”路线的矛盾论吧。

  然而,历史就是历史,中国乘用车市场没有因为过客匆匆而失落。阔别了八年的高尔夫今天看到,中国市场早已今非昔比了。这八年内,中国经济型轿车市场相继选择了富康系列、赛欧系列、POLO系列、奇瑞系列以及后来的派力奥/西耶那系列、威驰系列、千里马系列、嘉年华系列等等,只有高尔夫因为退出中国而放弃了被选择的机会。当它再次来到中国之后,德国大众和一汽-大众都在努力争取这种被选择的机会。

  这一次,德国大众要让高尔夫做主人的努力是显而易见的。大众除了抛却试探性的犹豫、带来第四代高尔夫汽油发动机系列的全部家当之外,还有要在中国经济型轿车市场与众多高手决战到底的雄心。

  但是,高尔夫在中国市场做主人的步伐才迈了半步。在快速增长的中国轿车市场,投产的新车是六年前的车型,这在国内大企业中已经罕见了。据悉,一汽-大众生产与德国同步的新型高尔夫轿车的计划,要等到日前刚奠基的二厂区投产后才能变为现实。不过,在一汽-大众的高尔夫上市仪式上,大众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皮切斯瑞德还是开了一张远期支票,他说:“未来五年里,大众将在中国投资60亿欧元,其中60%将用于新车型开发。”

[1][2][3] [下一页]

发给好友 专家问答 投稿给我们 加入收藏 返回顶部





汽车搜索

今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