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汽车动态 / 国内
高尔夫本应早来十年 捷达乃阴差阳错之作?

出处:pcauto
责任编辑:keen

[03-8-18 10:19] 作者:李安定


 太平洋短信中心全新推出“汽车动态”短信订阅,第一时间看最热、最激、最精彩的资讯!还犹豫什么?快快加入订阅吧!

  7月15日,整个长春沉浸在一片节日气氛里,一汽建厂50年汇拢了为中国汽车工业呕心沥血的一代又一代汽车人,而当天的压轴戏却是一汽-大众新车高尔夫的投放仪式,高尔夫成为对中国汽车工业50周年的一份厚礼。

  高尔夫应该说是世界上一款最早、最经典的两厢车。30年前在德国大众问世,至今历经四代改进,多次获得欧美的“年度车”的美誉,总销量2200万辆,是一款世界车坛公认的成功紧凑型车型。

  在一汽-大众组织的“白山黑水”媒体试车活动中,我想起一段往事——今天中国的消费者鲜为人知的是,上一代的高尔夫在十年前差一点成为一汽-大众的第一个产品。

  1990年前后,具有战略家头脑的一汽集团总经理耿昭杰与德国大众谈判,购买生产替代进口的公务车奥迪轿车的散件。当时附带了一个让德国人有些心痛的条件——我买你的奥迪散件,你把在美国维斯特莫兰一家倒闭的高尔夫装配厂的设备送给我。最后双方达成协议,一汽购买大众4 亿马克的奥迪散件,大众将把维斯特莫兰的年产30万辆高尔夫轿车的全套设备无偿赠给一汽,拆装和搬运费用由一汽承担。折算下来,一汽只用了 7%的钱买了这座工厂。

  1990年11月,一汽和大众合资生产高尔夫-捷达轿车的签约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然而,一年后,驶下一汽-大众生产线的却是与高尔夫同一底盘的三厢车捷达。尽管捷达的名气不如高尔夫,但是考虑到中国人对于“有头有尾”的三厢轿车的钟爱,一汽-大众还是决定规避风险,放弃了生产两厢高尔夫的初衷。

  今天中国人对世界汽车市场的了解与十多年前已经不可同日而语,消费结构的主流也从讲究门面地位的官车转为用作代步工具的私家车。人们终于知道,即使在经济发达的欧洲,两厢车在家用紧凑型轿车中也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对于一个私家车主,出于节能的考虑,出于驾驶灵活,停放方便的考虑,两厢车往往都是人们的首选。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能源紧缺,城市道路拥堵,尤其是停车场严重不足的国家,提倡两厢车显得十分必要。可惜厂商出于对利润的追求,出于对市场需求滞后的理解,对于同一底盘,在中国总是先推三厢车,即使“为中国人量身定做”的小型车新车型往往也是大中型三厢车的“微缩版”。在欧洲小车没“屁股”,在美国三厢车没这么小,这种日渐增多的三厢微缩版已成为中国街头的一景。

  两厢高尔夫在中国面世,或者说回归中国,试驾之后,性能、工艺、材质都不错,尤其底盘,经过2000多公里各种路面的考验的确是这款名车的亮点。价格在同级别车中居中,考虑到其品牌与质量的号召力,消费者也能够接受。惟一的担心恐怕是市场对两厢车的接受程度。但是无论如何,一汽-大众是一个有丰富市场推广经验的企业,如果高尔夫能取得预想的成功,将会对两厢车成为中国百姓私家车市场的主流车型添加一份动力与时尚。(北京晨报)

[1]

发给好友 专家问答 投稿给我们 加入收藏 返回顶部





汽车搜索

今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