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如何保卫“红旗”
一汽和上汽、东风以及其背后的跨国公司将在未来持续胶着。在此背景之下,可以料定,未来短时间内,一汽和丰田的合作将以更快的速度推进,和大众的合作也将有更广的范围。与马自达的技术合作的新车型也将更快推出。
不过,一汽要想获得更好的讨价还价的能力,必须拥有强势的自有品牌,而观之眼下,一汽的自有品牌以解放和红旗为代表,虽然眼下状态不佳,但解放和红旗承载了太多的民族感情,这丝血脉肯定会保留。
近年来,虽然红旗销量不大,但其品牌价值却达到了48.03亿元,没有一个国内轿车品牌能望其项背。
其次,保住解放和红旗,能够给一汽以强者恒强的可能性,即使在与国外公司谈合作之时也有更强的要价能力。
比如说,戴-克公司与一汽谈判卡车合作事宜时,就提出要收编解放品牌,一汽断然拒绝,结果谈判失败。
一汽之所以敢断然拒绝戴-克的条件,因为解放卡车有实力拒绝。2002年,解放中重型卡车销量是世界同类产品中的第一位,一汽也有多年制造卡车的技术经验。以解放的地位,寻求一个好的合作伙伴并非难事。
至于红旗,虽然眼下势弱,但只要有这星星之火,就有可能燎原。
不过,需要警惕的是,现在外方比例不能超过50%的合资政策底线,已经不具备太多实际意义。该政策的目标是确保中方的控制权,但外方凭借技术、车型等方面的优势,进行反控制,功守之势已经变化。
比如说,销售以及服务环节历来为外商不能染指,但今年来外商不仅能够染指,还逐渐有控制之势。
进一步说,50%的股比限制固然继续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存在,但跨国公司岂能甘心———在他们看来,中方的贡献与收入不成比例———将丰厚利润拱手相让,眼下他们藏锋敛锷,不过是伺机而动,一旦汽车利润日渐削薄,不平之气自然会勃然而发,从而在政策漏洞上做文章以求弥补。届时,真实的股比如何,恐怕不忍再问。
正因为此,一汽不惮以最坏的可能性怀疑合作伙伴,迟迟不愿拿红旗冒险,结果一汽轿车股份公司———红旗是它的主打品牌———至今留守深闺,没有合资。
不过,自有品牌如何发展,终究乃是长远之事,一汽的当务之急,却是如何协调丰田和大众的关系以及应对国内对手。
在丰田和大众之间如何平衡
显然,出于发展需要,一汽将在数年之内,不得不在丰田和大众之间走平衡木。
然而,平衡的掌握殊为不易。
最难把握的是丰田,丰田目前在国内只有一汽一个合作伙伴。按照产业政策,丰田手里还有一个合作名额。对丰田而言,这是一张好牌,对一汽而言,却是一张难以琢磨的牌,因其难以琢磨,从而寝食难安。
目前丰田与一汽的合作分布在东北、西南、华北三线。华东、华南付之阙如,一旦在这两地完成布局,丰田在国内的产业布局即称完整。而昨日日本方面消息称,丰田将与广州汽车集团合资,预计2005年生产丰田佳美。
对一汽来说,这不是好消息———这意味着在车型、技术等多方面资源出现分流,产生竞争。
在这种激烈竞争中,一汽要想从精明的日本人那里获得更多车型、技术资源,不得不付出更多。
至于德国大众,多年来它一直谋求在一汽大众和上海大众之间制造车型差异化,以避免直接竞争。然而,大众眼下能适合中国的车型几乎全数涌入中国。因此,在未来,一汽大众和上海大众在车型以及其他德国大众资源的争夺上会激烈许多,这种争夺会进一步放大为一汽和上汽的争夺。
对于德国大众,给一汽大众和上海大众———这不过是手心手背的问题———本无所谓,但对一汽和上汽却大有所谓。
因此,一汽和上汽必将奉行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的古老策略,争相让渡德国大众以更多的有利条件。但如果一汽给予德国大众更多,丰田势必不会善罢甘休。
一汽要想在两家合作伙伴之间拿捏到位,其间曲折幽微,的确大费思量。
详情请关注太平洋汽车网:http://www.pcauto.com.cn
长春汽车博览会专题网址:http://www.pcauto.com.cn/news/ztxw/changchuncz_20030624/index.html
[上一页]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