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如此,涉嫌抄袭桑塔纳事件还产生了严重的后遗症。德国大众要在中国建立新的生产基地,即业界所谓的“第三个大众”,眼下已经到关键阶段,德国大众将在中国的两个子公司之间挑选出一家,建立新的基地。这对急于要称雄的一汽集团和上汽集团都是最好机会。
据大众中国方面参与该项目的一位人士透露,上海大众面临的形势比较严峻,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之一就是奇瑞的事情,采用这种处理方式让作风严谨的德方有些失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这次合作。最近,上汽高层频频飞往德国,正是在努力争取获得再次合作的机会。
正是在这种两难的境地下,上汽决定退出奇瑞。
身后事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不管问题出在哪一方,但在经过近30个月“云雨”之后,双方的分手并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
首先,奇瑞在企业品牌上将要有所改动。现在在奇瑞的产品中,其尾部都注有“上汽奇瑞”的标识,经过这样的变动后,上汽两个字将要被更改。汽车行业一位权威人士认为,按照国家的相关法律,要走正常的操作程序,如此花费的时间奇瑞等不起。奇瑞现有上汽奇瑞标识的产品,将做何处理显得尤为紧迫。
其次,根据新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政策》(征求意见稿)第一条的相关内容:“鼓励以兼并重组等方式实施结构调整,扩大规模效益,提高市场集中度”、“鼓励骨干汽车企业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组成若干具有竞争力的战略联盟”,奇瑞今后的走向会成为新的问题。
在当时行政手段的操作下,上汽集团持有奇瑞公司20%股权,上汽以什么方式退出,其中的交易额会是多少;在其退出后,接手的第三方会是谁,现在仍没有固定的说法。
而于上汽而言,已经影响到其市场影响力。本文开始提及的上汽高层说:“这件事情让上汽丢尽了脸面,集团内部的事情都处理不好,还怎么与国外企业相处。”
北京一家汽车咨询公司的总经理分析认为,这一曾被业界权威称颂的资产重组模式,将如何演变,值得关注。
[上一页] [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