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汽车动态 / 评论 / 动态短评
国产车价格泡沫成分大 谁说降价是耻辱?

出处:南方都市报
责任编辑:keen

[03-6-23 15:02] 作者:何继亮


 太平洋短信中心全新推出“汽车动态”短信订阅,第一时间看最热、最激、最精彩的资讯!还犹豫什么?快快加入订阅吧!

五十而知天命。这也许是一种宿命论,但当人生的单程车开进后半段时,很多人不免对感悟人生起了兴趣,往往会得出一些说不上惊世骇俗却也算是至情至性的论点,这些对后来者大有裨益却往往被忽略了。

  生命的思考带来的多是一种遗憾。不知不觉中,中国汽车工业也走过了五十个年头,不过,似乎很少有人愿意承认中国汽车工业已经到了“知天命”的时候,因为绝大多数的人都深信中国汽车业现在是“方兴未艾”,正是要甩着膀子大干的时候,何苦要整出一个让人平添几分忧愁的论调来? 

  支持这种信心的不是当初街头仅见的解放牌卡车和总是与权力、尊贵联系在一起的红旗轿车,而是现在街头令人眼花缭乱的车水马龙的场景,是令全球所有知名汽车制造企业怦然心动的一系列统计数据。如前一段时间,统计结果表明全国私家车总数已超过1000万,这就让汽车界的人士非常地“引以为荣”。

  诚然,五十年来,中国汽车工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汽车已从昔日的神坛上走下来,回归到其本来的面目,成为一个平民化的消费品。但是,在为中国汽车工业大唱赞歌的时候,我们不应忽视悬在中国汽车工业头顶的一柄柄达摩克利斯之剑。如国内企业“有数量、没质量”,“借合资之名,行变相走私之实”等老大难问题就依然很突出。

  尤其是价格问题最难让中国消费者接受。国产轿车价格过高是妇孺皆知,一方面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要么是国外企业已经不再生产的老车型,要么即使是“同步推出的新车型,价格也比国外贵出许多(据国家经贸委公布的数字显示,2002年,上汽、东风、一汽三大集团合计盈利204·6亿元,三大集团当年合计销车1346950辆(含奇瑞),平均下来,每辆车的利润是15189元。这个数字已比国际同行高出许多。)而且一些所谓的“市场中坚力量”也总是极力维护现有的价格体系,以保护他们的既得利益。比如5、6月以来,一些企业将部分产品降价,立刻就有人提出一个“降价消息太多,消费者持币待购”的论调,似乎是那些做出降价行动的企业破坏了汽车市场的秩序。而一些所谓的“主流企业”即使做出降价行动也要将其美化为“调价”或“给消费者让利”等诸如此类。

  其实,价格是市场最好的调节手段。国产轿车价格既然有泡沫成分,向下调整是自然不过的事,为什么一些企业还要视之为“猛虎”呢?汽车企业众口一词的理由是“降价将损害品牌形象”,而品牌形象又是合资方特别注重的,没有外方的同意,降价谈何容易。这就回到一个根本的原因:国产自主品牌太少、太弱。

  上周,在讨论到中国私家车拥有量高达1000万辆时,一位同事不屑一顾地说了一句:“你就不想一想中国有多少人口?1000万这个数不能说明现在的车多,而只能说明过去的车太少,只能说明中国人口太多。”

  这真是当头棒喝。

[1]

发给好友 专家问答 投稿给我们 加入收藏 返回顶部





汽车搜索
栏目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