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档存在“断层”
长期以来,国内中级车市场存在的“断层”无疑是厂商目前大举进军的主要动力。
去年,中国国内汽车市场逐鹿的主战场主要集中在售价15万元以下的经济型车市场,POLO、爱丽舍、西耶那以及后来的千里马、嘉年华等众多的新车型几乎都集中在这一区域;而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国产中高档车市场也随着别克君威、广本新雅阁、一汽轿车MAZDA6的先后亮相而变得风生水起,几乎没有后来者插足的空间。随着接踵而来的新车下线,各大汽车厂家相继抛出的增产计划,令国内车市压力陡增,车市寻找新的题材、新的战场成为必然。
中级车,无疑是一个带有明显中国车市烙印的新起点,而它存在的“断层”更给了厂商进军的空间和信心。在塞纳上市之前,只有宝来、福美来、中华等车型集中于此,与20万元以上的中高级车以及15万元以下经济型车的一片“混战”相比,这一区间的车型竞争可谓相当平静;同时在市场上,它也迎来了迅速增长的巨大市场———中国汽车市场在经历了公务车和商务车之后,终于进入私家车消费的春天,而中高收入者也日益成为市场消费的主流,中级车不仅可以满足一个巨大的新的消费团体,既显得体面,价格又可以接受,符合国人买车好面子的需求,中华轿车去年的热卖就是证明;同时对生产者本身,也给了企业一个宽裕的回旋余地:上可以向高档车阵营迈进,下可以回到最大空间的主力市场,产品不失品牌价值,又有可观利润。
价格是竞争的关键
随着今年越来越多的中级车型亮相市场,可以想见的是,今年这一档次的车型竞争将更加激烈,品牌、性能和配置都将成为消费者关注的重点,而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无疑就是价格。
[上一页]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