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汽车动态 / 评论
[独家]七大诱因推动轿车价格调整 消费者直接获益

出处:pcauto
责任编辑:qing

[03-4-7 15:30] 作者:彭涛


企业高额利润有待缩水

  目前,多数企业自身完全具备了进一步降价的能力,这为价格调整创造了可行条件。

  与国际同行相比,中国汽车制造业利润过高,甚至可谓“暴利”。事实上,今年国内几乎所有的汽车制造商的效益都好得惊人,部分企业每辆车的平均利润率达到30%,这与跨国汽车公司普遍只有6%左右的利润率,而且须凭借年产销数百万辆的规模才得以生存的现状形成鲜明对照。

  从利润贡献上来看,经济型轿车无法和中高档轿车相比,不到情势危急,各厂商不会拿中高档轿车冲锋陷阵。相比重视中高档车的单台车利润而言,厂商更指望经济型轿车能薄利多销。同时,多数主流厂商在推出新的经济型车时,已预留了相对宽裕的降价空间。因此,不断小幅度降低经济型轿车的价格将满足市场对降价的需求,又可以不伤筋动骨。

  而单就产品价格而言,相对价格越高,面临的竞争压力就越大。如果死守高额利润不放,不降价减压,其价格防线就会在巨大的压力下崩溃。

消费主体的变化与消费者的成熟理性

  我国汽车市场已向纯粹的买方市场靠近,而买方市场格局是一种以消费者为主的格局,是一种受低价需求约束的格局。目前国内轿车市场消费主体发生了很大变化,轿车需求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于私人购车。与公款购车对价格不敏感相反,私人购车的特点是不仅对价格反应敏锐,而且更为理性,对车型、性能、配置、技术含量都十分挑剔。这将促使企业在新产品、新技术方面展开激烈竞争,在价格制订上也更加仔细斟酌。

  根据最新的一项调查显示,消费者在买车时最关心的首要因素,还是价格和品牌。当然,价格并不再是决定性因素,人们对自身生命的关注使人们对车的安全性的要求大大提高,车的安全性与实用功能、性价比被放到了重要的位置上。在满足安全、实用、节油、舒适等条件前提的情况下,价格或性价比才是真正影响消费者决策的关键。

  另外,消费者还存在“两等”的现象,一是等新车,二是等降价,“买涨不买落”的心理使一些消费者持币观望。国产车价格与国际市场接轨始终是消费者最大的心愿,目前的车价虽然趋于合理,但离许多普通消费者所能接受的心理价格底线仍有相当一段距离。如果不通过调整价格来给些实惠,消费者是不会买账的。

  2003年的轿车市场价格调整已是势不可挡,如火如荼,当然,消费者将是最后的获益者,让我们尽情期待一幕幕精彩!

PCauto原创文章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上一页] [1][2][3]

发给好友 投稿给我们 加入收藏 返回顶部



相关文章:

·怵目惊心 汽车争霸战愈演愈烈
·技术、价格受冲击 中高档车能否扬威市场?
·利人又利己!让汽车价格战再猛烈些
·上海人开车安全记录优 租车价格50%
·中高级轿车价格战明年初打响
·南昌进口车价格普遍下降
·悦达千里马市场价格正式公布
·进口车价格来年松绑
·明年进口车价格只小幅降低
·明年汽车市场酝酿激烈价格战
汽车搜索
栏目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