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车会不会重蹈摩托车的覆辙
2003年新年伊始,车市的价格战再度升温,微车也未能幸免,长安奥拓、秦川福莱尔等微轿首先卷入其中,江南奥拓更是打出了惊人的3.38万元。与中高档轿车企业所不同的是,微车的利润空间已经被这两年的价格战挤压得非常小了。回想这两年来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一波又一波的价格战让每一个微车企业都感到了太多的无奈。
1月15日,在上汽通用五菱2003年销售大会上,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沈阳向记者表示了它对微车行业发展的一些担忧,他说:“最近我和国内几家微车企业的老总都有过接触,比如长安的尹总最近邀请我到长安去共同商量我们微车行业怎么样不至于走到摩托车行业的境况,松花江的崔学文董事长兼总经理最近也到五菱进行了类似的交流。”
沈阳坚定地说:“五菱不打价格战,我们决不会首先挑起价格战,五菱希望能与其他微车企业之间形成一种合作发展而不是过度竞争的局面。”沈阳同时告诉记者,五菱的做法是将会努力提升产品的性能,给用户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他表示,五菱今年一个大的策略就是要进入乘用车领域,这要求五菱的质量保证体系、管理水平以及营销服务体系都要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对五菱本身将是一个大的考验。
众所周知,摩托车行业在20世纪90年代经历了快速发展之后,由于过度竞争、恶性竞争,而今正在陷入行业发展的泥潭,用内忧外患形容摩托车业的现状是贴切的,许多业内人士都看不清行业发展的方向。对于微车行业是否会重蹈摩托车行业的覆辙,业界给予了足够的担忧,但笔者认为还是不会的。这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首先,与摩托车业相比,汽车哪怕是微车行业,其行业成熟度要高,不管是整车厂还是供应商、经销商、服务商等,其市场运作行为较之于摩托车企业都要规范化得多。
其次,从政府管理层面来看,不管是企业生产资格还是具体的产品工艺流程,国家对汽车行业的管理还是非常严格的,不像摩托车行业那样松散,所以也就不太可能存在混乱中搅局的杂牌厂子。
最后,微车行业不存在摩托车当年的暴利环境,不管是从资金还是技术上而言,微车的进入门槛也比摩托车要高。这就决定了微车领域参与竞争的企业不会像当初摩托车领域那么多、那么鱼龙混杂,多年以来形成的竞争格局和较高的行业集中度有利于大的厂家之间携手进行行业自律。
虽然不会重蹈摩托车的覆辙,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微车行业仍处在何去何从的关键时期。
[上一页] [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