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汽车动态 / 评论
竞争格局暗藏杀机 微车驶到了十字路口

出处:pcauto
责任编辑:qing

[03-1-21 17:58] 作者:徐骋志


  向MPV突围之路荆棘密布

  曾经很多业内人士认为,微车的突围首先在微轿,目前,除了五菱公开表示了不看好微轿市场外,其他几大微车厂家基本上都已经进入了微轿生产领域。但这个领域对于长安、天汽来说,也进行了十几年了,并非新领域。那么,微车企业新的增长点在哪呢?

  在一种流行的汽车消费观念的引导下,MPV担当了这个力挽狂澜的重任。一时间,向MPV进军几乎成了每一个微车厂的转型方向。然而迈出脚步之后,人们才发现这条路上实在是荆棘丛生、坎坷不平。

  很显然,微车进军MPV实际上把自己的竞争对手从微车同行本身又扩展到了生产MPV的轿车厂家。市场反馈回来的信号给微车厂家泼了一盆冷水:消费者似乎对轿车出身的MPV青眼有加,而微车出身的MPV则有点“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感觉。

  为什么会这样?业内人士分析,从用户心理上分析,多数人会认为,轿车企业推出MPV是对轿车功能的细化和延伸,就品牌形象而言,不存在任何问题。而微车推MPV就是另一个概念了,首先就有个品牌形象问题,国内微车一般都无洋品牌的“背景”。而在功能的延伸上,微车推MPV,往往会让人怀疑其功能的完备性。这种说法听起来有些不是那么入情入理,但在现实中却左右着市场上消费者的心态。

  通过分析微车的市场和用户群,有助于我们评价微车企业寻求突围的策略。

  先来看看微车的市场和用户群。20世纪90年代,微车的大发展经历了从开始时的大中城市转向中小城市和乡镇的过程。应该说自打1997年开始微车从北京市逐渐退出开始,微车在被大中城市逐渐限制的同时,也开始走向其真正的辉煌年代。由此看来,微车的主要用户一般居住在中小城市和大城市的城乡结合部,尤其是近几年,每年都有一大批原来的农用车和摩托车用户转变成微车用户。

  众所周知,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需求日益增长的用户群,只要满足好这个群体的需要,对微车企业来说就会商机无限。对这个群体而言,“百姓车”应该是怎样的一种车呢?答案依旧是价位在5万元以下的微车,是升级换代的微车新面孔。既能载人又能拉货,车内空间足够大,车身小巧使用方便,微车的优点不言而喻,是MPV和微轿无法比拟的。

  所以说,微车真正的出路还在于首先干好老本行,在微车的概念上做深做透文章,其他的只能作为企业的增长点去培育。

[上一页] [1][2][3] [下一页]

发给好友 投稿给我们 加入收藏 返回顶部



相关文章:

·进口汽车价格不降反升 2003商家更加成熟
·日本率先对中国对于汽车进口配额限制发难
·北京汽车业发展迅速 产业有三大优势
·德国ISE改质器让燃料电池车“吃”汽油
·汽车龙头企业份额下降 市场竞争加剧!
·汽车消费也“缺斤短两” 诚信经营让人期待
·我国去年进口汽车127394辆 比上年增加5.5万辆
·奔驰 NEC等联合推出车载3G移动终端
·厂商将体验冰火两重天 今年车市降价有点悬
·长安将推出5.88万元的长安之星·运动款

汽车搜索
栏目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