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汽车动态 / 人物 / 面对面访谈
一汽大众总经理秦焕明:目光始终盯着市场

出处:pcauto
责任编辑:keen

[03-8-16 13:11] 作者:中国商报—汽车导报


第三部分

秦焕明比人们想像的要成熟得多。

  我意识到这一点之后,便请他谈一谈上任以来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秦焕明哈哈一笑,镜片后闪过一丝狡黠。

  感受实在太多了,他说,一下子还真不太好说。

  我说,那就说说都有哪些感触吧,总经理好干吗?

  总经理?也好干,也不好干。说完,又是一通大笑。然后,他突然反问我,你这个记者好干吗?

  被他猝不及防地将了一军,我迟疑地说,其实,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不太称职的记者。

  你真是太谦虚了。他说,我发觉你非常敬业,而且有激情,也很容易与人沟通。

  他在说这番话时,目光专注,一脸真诚。一个业务繁忙的现代化合资企业的老总,居然还会关注记者的行踪,不得不让人感到惊讶。我说,人与人之间其实是很容易沟通的。

  他说,是的。

  我说,前提是,双方必须站在人生的同一起跑线上,价值观才能求得趋同。

  他对此依旧表示了赞同。

  当采访接近尾声时,我问他,你曾经说过一汽-大众要达到66万辆的产销规模,这个目标什么时候才能够实现?

  他不假思索地说:2007年。

  2007?距今不过还有四年的时间,我对此不便表态,目光中却充满了困惑。

  太远了是不是?他察觉了我的困惑,反问了一句,随即又大笑起来。

  那时,你还在任吗?我小心翼翼地问道。我的意思是说,总经理是四年一届的,到那个时候,秦焕明在不在任上,还是个未知数。

  秦焕明坦言:不管我在不在任,从产品到产值,我都会为下一届打好基础,从产品上讲,我们已经把B级车的顶级车奥迪A4引进来了。这样,A、B、C三个级别的车在一汽-大众就都有了。今年晚些时候,我们的高尔夫A4一下线,三厢和两厢车我们也都有了。明年再晚一点儿的时候,我们还有个商务车要出来,这些都是在为将来的大发展打基础。

  听他如数家珍般地论证,我忍不住说道,可不可以说今年是一汽-大众的丰收年呢?

  秦焕明认为现在说这个还为时尚早。不过,他对实现今年的目标却充满信心,他告诉我,今年一季度,一汽-大众的总销量是65000辆,比去年同期增长了79%,其中奥迪比去年的6000辆增加了一倍,达到12000辆;宝来去年是7000辆,今年是18000辆,捷达去年是25000多辆,今年是35000辆,比去年同期增加了将近10000辆。由于今年的“开门红”,公司对生产计划不断进行修订,由最初的243000辆,修订为267000辆,如今又提出了到年底实现281200辆的新构想。

  这是不是一种冒进,或是一种盲目的乐观?他们的产能是否能够与不断翻番的产量“与时俱进”呢?我对此表示了担忧。

  秦焕明解释说,在去年那么好的形势下,我们因受产能的制约,损失了大约30000辆的销量,最大的瓶颈是油漆供应不上。后来,经过下半年的努力,我们建成了一条新的油漆线,现在的产量已经开始爬坡,每天都能干到将近500辆,至于其他的产能方面像冲压焊装、总装等方面都没有问题。发动机总成现有的能力就是27万辆,再加上部分进口量,就更没有问题了。在工人方面,我们早就实行了两班制,总装车间还是3班制,因此,我们目前的最高产能可以达到33万辆。另外,我们已经在建设第二个工厂,产能规模也是33万辆,2007年前保证建成。你算一算,两个33万加起来,是不是66万?

  在这次采访中,秦焕明给我留下了一个深刻的印象:他的目光始终在盯着市场。

[上一页] [1][2][3]

发给好友 专家问答 投稿给我们 加入收藏 返回顶部





汽车搜索

今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