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离新东风挂牌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听说中日双方正协商安排该合资公司的经营管理层,为形成高效“对话”,东风还与武汉大学合办一期全脱产日语进修班,而新公司运营的相关规章制度也正在制定中。今年六、七月份,日产方还会提出具体的郑州日产发展规划。刚刚在日本市场开始销售的新型高档小轿车TEANA也已经纳入了2004年中国与东风汽车公司合作生产计划,而且该车将会被定位为日产在亚洲地区争夺市场的战略车。日产计划每年在日本国内生产该车2.5万辆,将来在包括中国和东南亚在内的亚洲地区每年销售该车10万辆。
另外,新东风公司不另建新厂,主要是利用现有资产和现有设施。2006年的销售目标为55万辆,其中33万辆为商用车,将在东风现有工厂(即十堰和襄樊的工厂)生产,使用东风品牌。其他22万辆将为乘用车,包括小型和中型的经济型、家用型和豪华型轿车以及多用途车,将使用NISSAN品牌,在东风襄樊工厂和广州花都工厂生产。根据当前的计划,除了现在畅销的蓝鸟轿车外,至2006年,新公司还将在当地生产6种从日产引进的乘用车,并从2003年开始生产“阳光”。
另外按照协议,日产将给新公司带来其全球范围内的品牌优势、技术实力、更丰富的产品及其在复兴过程中积累的独特的多功能管理经验;另外,还将在2006年以前,投资200亿至300亿日元专门用于中国产品的开发。新公司除了加强东风现有商用车的研发中心外,还将成立一个新的乘用车研发中心。
为了支持新公司的赢利性发展,日产还会在诸多方面向新公司提供管理经验,包括产品规划、采购、工厂生产率、物流、质量控制、品牌管理、市场开拓、销售网络以及金融服务。
对于即将挂牌的新东风,苗圩说:“我们相信日产的支持对东风公司成长为一家具有真正竞争力和全系列汽车产品的汽车制造商至关重要。”
日产总裁戈恩说:“通过与东风合作,日产打开了通向中国的门户,双方合作,在近期内有助于日产完成‘180计划’;从远期看,将推动日产实现更快增长。”显然如何将其品牌所属业务——进口车、国产车销售网络、合资合作伙伴(新东风、广州风神、郑州日产)零部件供应商网络等整合成一个有着高效率的“网络”,对于日产来说是件至关重要的事,因为这些不但会影响其中国业务的推进速度,也涉及到其“全世界”一个“NISSSAN”的形象。
有关人士分析认为,东风与日产的合作,是中国汽车业迄今为止最深入、最全面的合作,是中国汽车业联合重组中的一个经典案例,两公司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将对中国汽车业的未来发展乃至世界跨国企业整合国际业务产生重要影响。
[上一页] [1][2][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