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综合报道:中国汽车冲劲十足,今年第一季度平均每天要从生产线上奔出新车1万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理事长蒋雷向记者透露,前3个月我国生产汽车达100万辆,其中轿车为40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速分别为50%和125%。
针对国产车价格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不断下调、降价已成普遍现象的问题,近日有业内人士总结了目前汽车厂商在降价上的5种主要策略。
直接降价
由厂方出面发布产品降价的信息。它的优点是信息权威,可信度高,全国上下步调一致,降价一宣布就可能在车市上引起连锁反应。如羚羊、奇瑞一降价就出现热销。但是由于人们对降价比较敏感,直接降价可能造成产品滞销的负面印象,所以许多厂家不愿意直接降价。
借优惠之名
优惠其实是一种变相的降价,但优惠的面目更易为厂方和消费者接受,所以现在被用得最为普遍。如今车市上优惠的方式非常多,如价格优惠、送汽油票、送保险、送装饰等。
跟风降价
某种车型在同一档次的对手降价之后为了争取主动,扭转自己的不利地位,也会进行相应的价格调整。如今年初在奥拓降价之后福莱尔也跟着降价,吉利随后也作了小幅调整,这都是跟风降价。
[1][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