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政策面临被代替
中国汽车企业在对外合作上无疑做出了很多牺牲和让步,同时为了回避现行的一些产业政策,双方都智慧地利用了一些技巧。如前文所提到的通用进入柳州五菱和通用进入山东大宇项目,都体现了中外人士的智慧,同时也说明中国汽车业正在有选择地后退。因为根据我国汽车产业政策,一家外国公司不能同时在中国有两家合资企业,所以,那些企图想称霸中国汽车市场的外国公司就开动许多其他的脑筋。
在跟外方合资时,中方必须保持股比50%,最近也有所“松动”,至少是一种试验。由日本本田、广州汽车集团和东风公司在广州出口加工区组建的本田轿车出口基地项目建议书已经获得批准。这一项目虽然只是在保税区建设,而且所产汽车全部用来出口,但是其意义却是在外方突破50%的股比上。在投资总额为16.10亿元人民币里,三方的出资比例分别是本田65%,广州汽车集团25%,东风汽车公司10%。而且,11月6日,中国证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即QFII制度),意味着外资可以通过收购流通股,进而达到早就盼望的控股的目的。这难道不能说是一种“溃退”?
管理部门还没明确表态有些限制会马上放开,但是那些类似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事情也不是说完全没有,看情形管理部门并没有完全按照1994年版的汽车产业政策来决定中外合资合作项目的命运,也是在进行一种策略性的让步。
最明显的就是进口汽车许可证的发放和配额问题。为什么今年进口车不仅没降价,反而还涨价了呢?主要原因就是很多进口商没有得到许可证,进口的汽车无法进关。虽然有约定,中国会逐步取消许可证和配额制度等非关税壁垒,但是在入世元年,还会采取一些措施来保护自己的汽车产业,要让步也是逐步的,策略性的,今年的配额大部分放在进口零部件而不是放在进口整车上,一直拖到最近才全部发放完毕,明显是一种策略。
[上一页] [1][2][3][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