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购车指南 / 车市行情
 
2002年车市和车事

出处:pcauto
责任编辑:robert

[02-9-11 11:55] 作者:中国商报


  国内生产中高档轿车采取的定价策略是略低于进口同类车,大约低20%左右,由于利润高,中高档轿车降价空间相当大。因此在进口轿车降低关税之后,国内生产的中高档轿车会“水落船低”,价格会随之向下走,但仍然有利可图。

  国内12万至18万的中档轿车在国外每辆为8000至1万美元,进口价格都在20万元乃至30万元以上。中档轿车已经历了5年的价格落潮,如有的车型从最高时的21万元降低到11万元左右,再降价空间有限,而且车型老化,因此可能受到的冲击最大,甚至有的车型可能被淘汰。新一代车型帕萨特、宝来等价格呈向上走的趋势,由于这两款车比较先进,只要与进口车价格拉开一定差距,竞争力还是比较强的。

  微型轿车如果进口,价格不会在10万元以内,因此现有的国产微型轿车还是有一定的价格优势的,一些价格在5至8万元的经济型轿车受进口增加的影响也不大。影响微型轿车市场的最大因素不是价格,而是政策。如微型轿车在北京主要道路上禁行,就使许多人感到不便,另外,一些大城市和超大城市还限制小排量轿车上牌。

  微型客车目前国内最低价格在3万元左右,新一代产品在6万元左右。日本微型客车价格在150至160万日元,国内产品价格大约只有国外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因此竞争力较强。国外微型厢式车主要生产国是日本,这一档车没有形成过大量进口,且目前日本厂家已经同国内厂家建立合作、合资关系,因此这一档车不会发生进口冲击。

  国外大客车价格在140万元以上,国内引进组装的产品在80至200万元,最高的安凯在280万左右,国产旅游大客车价格在40至60万元,最低档的公共汽车只有12万元。因此中低档大客车市场基本没有进口冲击之忧。

  国产重型货车在14万至40万元左右,进口车在80万元以上。与轿车不同,重型货车的国内价格低于国外,因此国产重型货车有一定的竞争力。

  日本五十铃的一吨货车价格20万元,3吨40万元。国内生产的五十铃系列、依维柯系列在10万元左右,国内价格只有国外的三分之一,价格还将逐步下落。国内中档轻卡价格在6至8万元,不会受到进口车的冲击,但主要受至农用车的竞争。国内低档轻卡3至4万元,基本已经同农用车一样,国外还没有这一档产品。

  国产车会降价吗由于进口车关税下调,进口量剧增,进口车价格会有明显下降,也会逼迫国产车价格跳水,实际上国产车已经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从下半年开始,消费者持币待购现象日趋严重,无论是进口车还是国产车都销售不畅,迫于压力,去年年前富康和捷达都推出了降价车型,但只是试探性的,国产车还没有真正跳水。国产车首先降价的往往是最老的型号,甚至是准备淘汰的型号,随后才是主流车型。

  目前国内轿车市场已经细分,各个价格档次都有产品,价格咬得很紧,如5万、8万、10至12万、13至18万、20至30万、30万以上,每一档都存在激烈的竞争。因此如果有一档产品降价,就会发生多米诺现象,发生连锁性的降价。

  开放服务贸易:中国人还没有回过味汽车服务贸易包括的范围非常广,包括汽车产品批发和零售、售后服务、维修、二手车经营、加油、洗车及美容、客货运输、物流、金融服务、保险、出租和租赁、信息咨询、汽车媒体、停车、汽车检测、汽车认证、汽车导航信息服务等,国内只是近几年才开始接触这个概念,在这些方面的商机还没有被认识到。入世之后,将逐步取消对外商参与汽车服务贸易的限制,允许合资逐步放宽到独资经营,外商将全方位进入。

  国外企业实际上早已经在中国建设代理销售系统和售后服务系统,许多最好的修理厂已经被人家“网”走,现在国内企业如此歧视销售商,无异于为丛驱雀,为渊驱鱼,迟早会被外商拉走。

  在汽车消费信贷方面我国与世界的差距较大。通用公司的资料表明,以融资方式销售汽车的比例,美国为80%至85%,德国为71%,印度为60%至70%,台湾为50%至60%。目前国内不超过5%。国外汽车消费信贷主要由专业的汽车金融服务公司来做,这些公司多为汽车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主要任务是为母公司销售更多的产品,如通用公司四分之三的汽车产品通过通用汽车金融公司销售;其次是盈利,通用和福特36%的盈利是从信贷公司获得的。国内汽车财务公司受到种种限制,无法开展这一业务,由于汽车消费信贷复杂、工作繁琐、缺乏信用系统,商业银行对此积极性不高,因此规模很难扩大。

  国外汽车信贷公司多数有几十年的经营历史,积累了一套完善的运行程序,国内非常缺乏这方面的经验。

  国内汽车保险的主要问题是:①费率单一,且费率较高;②由于内部管理差造成的假保单问题;③车辆定损价格不合理;④服务较差。

  最近,深圳对汽车保险费率实行浮动制,据说要在全国推广。但是中国汽车保险制度的问题不是一个费率浮动就能就解决的,应该做更深刻的改革。

  国外的汽车保险制度的原则是:

  1.对汽车第三责任保险实行“无损失、无利润”原则。汽车第三责任保险是强制险,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社会保险性质,国外采用“成本价主义”,不允许有盈利目的的介入,其费率由政府指定的专门委员会制定。

  2.自愿汽车保险费率分级分等。自愿汽车保险费率是一个复杂的体系,按汽车大小和用途分类、车队与非车队、驾驶人年龄、保险事故记录等分别制定。

  3.政府设立汽车损害赔偿保障金,来源是从保险费中提取一定的比例,在漏保车辆、肇事逃逸车辆事故发生后,及时给受害人以应有的赔偿,由政府负责提供第三者责任保险赔偿,同时再从劳工保险、社会健康保险中补充一部分。政府提供了赔偿后,便获得了代位追偿权,可以向事故责任主体索取赔偿金。中国尚未有此类赔偿保障金,致使一些交通事故逃逸案发生后,受害人得不到赔偿,有时连伤病都无钱可治,处境悲惨。

  消费者面临更多的选择在计划经济下,国内汽车产品品种单调,式样落后,几十年一贯制,没有什么大的变化。随着进口限额的逐步放开,不但汽车的进口数量会逐渐增加,进口汽车和国内生产汽车的品种也会越来越丰富,品牌越来越丰富,款式越来越丰富,价格档次更为多样化,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消费多样化的需求。中国加入WTO以后,由于竞争的加剧,将有力地促进汽车产品质量的提高。

[上一页] [1][2][3] [下一页]

 



相关文章:

·老三样时代结束五新车引领消费
·菲亚特两三年内在中国市场增加轿车50万辆
·轻客市场风云激荡 价格虽下调品质依旧坚挺
·中国车市再起风云
·车市竞争出繁荣 进口汽车增加

汽车搜索
栏目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