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乘坐轿车时,很多人都以为司机旁边的副驾驶座位永远是“上席”,所以,总是把这个座位让给德高望重的人。为此,中国科普作协会员胡连荣致函本报:无论是按社会心理学中的“个人空间理论”,还是从外交礼仪来讲,轿车中哪个位置是上席,应依照轿车类型及开车者身份不同等区别对待,绝不可一概而论。
东方民族比较注重礼仪,乘车也是如此,在私家车越来越多的今天,把车开好的同时,提高自己的待客礼仪,比车的档次高低更能体现车主的风度。同宴会桌上的位置安排一样,胡连荣认为,轿车里面的座次也是非常有讲究的,并不像人们想像得那么简单,如果掌握好以下两种基本情况,在接人待客时就不至于失礼。
职业司机开出租车时
乘出租车时,乘车的3人(或4人)当中坐在职业司机旁边副驾驶座位上的不是上席,而是末席!胡连荣认为,按照社会心理学中的“个人空间理论”,每个人均有自己的势力范围,即个人空间。一旦有陌生人加入这个空间就容易感到不安,乘电车或电梯乘厢里那种不适感觉就是这个道理。乘出租车时,最有利于维护自己这一空间的位置就在职业司机后面。在国际交往中,这种安排是基本的外交礼仪,按照各国都在遵循的这一国际标准,职业司机后面的位置为最上席,而职业司机这一陌生人的旁边就成了最末席。因此,人们在社交场合,一定要注意这一礼仪规则,特别是在与外国朋友交往时更要规范化,否则不但会失礼,而且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误会。
胡连荣称,乘出租车时,负责付车费的人一定要坐在里面,便于留在后面下车,切不可坐在外面,或抢先下车,这样对同车乘客是极其不礼貌的。
车主自己或上司开车时
对于私家车而言,如果开车者是车主;或者虽是公家车,但开车者是上司,这时,开车者旁边的副驾驶座位对客人而言又是上席。为什么会这样安排呢?胡连荣认为,在车主自己或者上司开车这类场合,乘车者对开车者而言是客人,因此乘车一行人中最重要的头面人物则坐在开车者亦即车主(或上司)的旁边,以表达对车主(或上司)的一种敬意。当然,这时,开车者旁边副驾驶座位后面就成为末席(如果是4人乘车,这时,开车者旁边副驾驶座位后面便为次末席)。当然,如果是车主自己开车的时候,只有一个女性乘坐,旁边的副驾驶位置就未必表示敬意了,这时往往以坐在开车者后面位置为宜,而且从礼仪上讲还应事先征求车主的意见。
胡连荣表示,考虑下车时的方便,在以上两种情况下,即无论是职业司机开出租车时,或者是车主自己或上司开车时,也可以将开车者旁边副驾驶座位后面的位置视为上席,因为停车下客时,通常不准开司机后面靠快车道一侧的车门。尤其是穿礼服的女性客人及年长行动不便的客人更是以此为首选。所以,乘客上车之前应事先了解乘车人的意向,这也是不可缺少的一个前提。至于男女混乘时,原则上可不考虑性别。
看来,乘坐轿车时的礼仪规范还挺复杂,司机旁边的副驾驶座位并非是永远的“上席”,当我们遇到此类问题时,一定要弄准哪个位置是上席,哪个位置是末席,把上席让给我们最尊重的人。从表面上看,关于“上席”的确定似乎是小事一桩,但如果从国际礼仪标准来要求,就显得极其重要了。特别是2008年的奥运会就要在北京召开了,京城的市民一定要了解一些国际上的礼仪规范,这一点体现着国人的整体文化素质的高低,切不可小觑。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