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车辆的驾驶操作中存在着一些误区。之所以称之为误区,是因为人们的某些做法与习惯违反了客观规律和科学根据,却自以为是、我行我素。现就一些比较典型的误区作一例释,并指出危害,以引起车主朋友的注意。
一、发动机起动后,车辆起步前、停息时,总是习惯地空轰几脚油门
这种习惯多养自驾校教练的“不经意的培养”,记得当初考本时这还是必修课呢,说是观察电流表、给蓄电池充电。乍听起来似乎有道理,其实这是驾驶操作中最典型的痼癖动作。其危害是:1、冷起动时,由于气缸壁尚无润滑油膜,猛轰油门(特别是在冬季)将使活塞环与气缸壁作高速相对干摩擦,造成发动机早期磨损,缩短发动机的使用寿命;2、起步前、停息时空轰油门,实质上既是一种浪费,也污染了环境。因为猛轰油门,不仅主供油装置参加工作,加浓、加速装置也要额外供油、造成浪费;同时,混合气被额外加浓后,造成燃烧不完全而产生有害物质。
二、坡道起步、停车,半脚油门、半脚制动
这种操作方法多表现在高原、山区驾驶员身上,此可谓驾驶操作之大忌。其危害主要是:操作的可靠性、准确性差,万一踩滑或踩空,其后果不是前冲就是后溜,致使撞及其前后车辆:若是在市区有坡度的路口等待信号,由于车辆密度、流量大,车间距离一般都很小(有时只有1米左右),不时还有一些不守规矩的行人穿行其间。此时,如果采用上述方法,万一操作失误,其后果不仅是撞车,还可能发生撞人事故。
三、拖挡行驶
这种做法据说可以省油。其实根据节油原理,是否省油与车辆是否处在最佳工况有关。一般来说,使用的挡位越低,节气门开度越小,功率利用率越差,耗油就越高。只要道路条件许可应尽量使用高挡,保持中速行驶。若使车辆经常在高挡位拖挡行驶,其危害:1、由负荷特性可知,节气门开度小时,发动机负荷率低,油耗高;2、车辆经常处于拖挡行驶的状态下,其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差速器等传动机件,由于连续不断的冲击,会导致早期损坏,缩短使用寿命。同时,拖挡时发出的噪声还会使车上的乘员难以忍受;3、拖挡行驶,当遇到紧急情况需立即提速越障时,虽将油门踩下,速度却不能马上提起来,从而延误了有利时机,造成被动。
四、低温行驶
在夏季,由于驾驶员为减轻发动机热辐射的烘烤或担心水箱开锅,而故意把水温控制得很低。其危害:1、经气缸壁、活塞等机件散失的热量过多,致使作功时气缸内气体的压力、温度下降,发动机的功率降低,燃料消耗增加。据试验,水温从90℃降到80℃燃料多耗2%—5%,降到75℃多耗3%—5%,降到65℃燃料多耗费15%;2、机油粘度增大,不易在摩擦表面形成油膜,机件运动阻力增大;3、汽油不易蒸发、雾化,混合气形成不良,燃烧不完全。
五、油门——制动——油门,简单循环操作
此种操作习惯多表现在初学者和急躁型驾驶员身上。他们在驾车行驶中,对道路上的交通情况,不是进行预先判断,而是过分依赖制动。养成了一种遇见情况就踩制动,情况一过就急加速的简单循环操作。致使在许多不需用制动的场合也使用制动,懒得换挡从而增加了使用制动的次数。其危害是:1.频繁使用制动将使制动系统和轮胎过量磨损;2.车辆的动能和惯性力难以有效发挥,使汽车经济性下降;3.制动后急加速,迫使真空、机械加浓装置、加速装置和主供油装置全部参加工作,额外增加了燃料的消耗。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