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注意
驾驶员驾车行驶在道路上,需要随时收集有关信息,为安全行驶提供必要条件。因此,驾驶员必须具有良好的注意品质,即具有注意广度和注意稳定性,能合理分配注意,能主动地转移注意,同时以最短时间对外界情况作出正确反应。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大脑皮层上的优势兴奋中心是注意的生理机制。注意是人适应环境,掌握知识,从事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
当驾驶员有操纵汽车行驶时,注意表现为对行将出现的交通情况产生方向性的认识。注意是衡量驾驶员心理特征的一项基本指标,可以用来评定驾驶员行车时的心理状态。对驾驶员来讲,重要的不是看见目标,而是要了解看见的目标。不注意的驾驶员,即使看见危险情况,也不理解其状态。不注意是驾驶员措施不及或采取错误决定的主要原因之一,它将导致交通事故。
此外,驾驶员还应当具有分配注意的能力,以便同时接收几个信号,同时完成几个工序,经验表明,同一视线范围内可容纳4~6个目标。
注意力灵活程度对驾驶员来说也很重要。依靠注意力灵活性,驾驶员能将注意力从一个目标移到下一个目标,从各种现象的总体中,分辨出最本质的,至为重要的现象。交通安全主要取决于这各性能。
驾驶员在单一环境中行车至注意力减得很快。据试验,如在15~20分钟内驾驶员得不到新的消息,便感到枯燥无味。因此应在道路线形设计、道路环境的布置方面采取一些措施,以不断向驾驶员提供新鲜消息,唤起注意,保持注意力稳定。
2.不随意注意与随意注意
心理学中将注意分为不随注意和随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是一种没有自觉目的,也不需意志努力,自然而然地发生的注意,如某件事我们并没有打主算注意它,但它却吸引住我们,迫使我们不得不去注意它,这就叫做不随意注意。当人的心情不好、疲劳或处在某种应急状态时,就容易影响人的注意力,包括注意力的集中与持续,注意力的分配及不随意注意。
[1][2]
[下一页]
![](/images/art_but.gif)
![](/images/b12-1.gif)
![](/images/b12-31.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