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方面的解释显然很牵强,因为既然宝马3系列和5系列决定了要在华晨中华轿车生产线上生产,那么,无论如何,市场上总会有由华晨宝马生产的第一批新车,它们的质量就不需要有保证了吗?如果出故障,是不是就不会对宝马的品牌产生负面影响呢?答案是否定的。所以,媒体记者们不难看出这是有关方面的一种“托辞”。联系到国产宝马身上看不到华晨的一点点痕迹,人们不难猜想,原因可能只有两个:第一,宝马急于赶在奔驰前面推出国产高档轿车,以占有市场制高点,而华晨方面并没有准备好,结果就只好推出实际根本算不上国产化的国产宝马;第二,宝马对华晨并不放心,为避免宝马品牌受损,宝马只好将本应出口中国的产品当作国产品推向中国市场了。
![](/news/yjpl/medium/10310/pic/031013bens_0606.jpg)
另外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宝马在中国难以找到合适的配件生产商,没有了国产原器件的供应,宝马即使有让华晨的生产工人介入组装,这样的车的国产化率依然会很低。
当然,如果消费者真的能以国产车的价格购到进口车的品质,这也会让人无话可说。但仔细了解了华晨宝马的定价过程之后,记者们发现每部国产宝马的售价中有高达9万多元的一部分是用来准备缴税(因为国产宝马的国产化率没有达到40%,国家可能要对国产宝马征收整车进口关税)的,这样一个结果就是消费者付出的还是进口车的价钱。
既不是在国内生产(哪怕是1%),也不是以国产车的价格销售,这样的车称之为“国产车”又有什么意义呢?
国产宝马开了这一个先河以后,接下来的奔驰、VOLVO到中国生产的时候是不是也可以这样做呢?
国家有关部门确实是应该“出手”的时候了。
[上一页] [1][2]
![](/images/art_but.gif)
![](/images/b12-1.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