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用户 密码
太平洋系列网站:电脑网 | 游戏网 | 时尚女性  
首页 汽车报价 教你买汽车 汽车评测 新车速递 汽车动态 用车玩车 汽车用品 汽车论坛 休闲车吧
各地车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 | 汽车查询 | 车型比较 | 你问我答 | 车型图库 | 新闻今日谈 | 赛车运动 | 用品报价 | 香车美女
  新闻首页 | 国内 | 国际 | 评论 | 车展 | 厂商要闻 | 专题 | 人物 | 新闻今日谈
您现在的位置:汽车动态 / 评论 / 媒体聚焦
中国跨过私车消费拐点 轿车正快步进入家庭

出处:pcauto
责任编辑:keen

[03-9-6 15:05] 作者:李永钧


 PCauto提醒您:天天有奖送 日日有财神--“看PCauto首页文章 即点即中赢大奖”活动正在火爆进行中,赶快点击进入参加!

  当R值达到2或3时,即车价相当于人均GDP的2至3倍时,就是轿车进入家庭的转折点。

  目前北京、上海和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的R值已经接近4或5的水平

  轿车快步进入家庭

  今年上半年,轿车对整个汽车生产的贡献继续显著提高。以103.53%的增长率明显超过非轿车品种。在几种车型中,轿车对于整个行业的增长贡献率达到86.21%,成为拉动汽车产量整体提高的巨大推动力。

  当前,轿车已经成为我国汽车工业“跳跃式”发展的主要增长点,值得一提的是:2002年轿车产量占汽车的比重为35%,今年上半年,这一比重提高到44%,而6月份,全国轿车产量占汽车总量的比重第一次超过50%,

  同时私人轿车巨大潜在市场正在迅速地演变成现实市场。国内轿车市场的消费主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今年上半年,1.1升到1.5升经济型轿车市场的增长率为220.6%,远远超过其他级别轿车市场的增长率,对整体市场增长的贡献最大。

  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私人购车已经成为轿车市场的消费主力。

  私人购买能力提高,培育出一大批潜在的消费群体,成为拉动轿车市场的主力。国际上通行用车价除以人均GDP后得到的数值。即R值来衡量轿车市场的发育情况。当R值达到2或3时,即车价相当于人均GDP的2至3倍时,就是轿车进入家庭的转折点。目前北京、上海和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的R值已经接近4或5的水平。这表明在这些地区轿车进入家庭的速度正在加快。

  其次,过去汽车市场发展多靠投资的带动,今后投资和消费并驾齐驱,将进一步推动轿车消费。同时,今年国家将出台新的汽车产业政策,也将有利于促进私人轿车消费。

  再次,汽车厂家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改进服务水平也将成为推动市场发展的重要力量。

  越过临界点

  但是,我们务必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现在刚刚走过私人轿车消费的临界点。

  调查结果显示,国内大城市中目前已有2.5%的家庭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汽车。在被访家庭中,现拥有一辆车的占2.2%,拥有两辆车的占0.2%,此外还有0.1%的家庭拥有汽车数量达到了三辆以上。

  由于购买汽车需支付巨额资金,而目前中国13亿人口中只有3亿多人的收入超过2000美元,大多数一般收入家庭通常无力消费,因此,目前拥有汽车的主要是高收入家庭。

  在不同收入家庭中,拥有汽车比例最高的是户均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调查户,其购车家庭所占比重已超过一半,达到50.8%;在户均年收入5.5万元以下各组家庭中,购车率均未能达到5%。

  由此可见,我国目前汽车消费者主要为户均年收入超过5.5万元的家庭,这部分家庭在全部城市家庭所占比重为6.1%。从上述情况看,城市中已购车家庭依然只是少数,而对于处于广袤内陆的城镇,尤其是广阔的农村,仍是被汽车“遗忘的角落”。

  与西方国家比较,我国汽车的保有量差距更大,澳大利亚每百户拥有小汽车183辆,美国为180辆、德国为173辆、意大利为145辆、法国为113辆、英国为106辆,而中国即使是在轿车最普及的城市北京和成都,据刚刚出炉的最新统计:普及率也不过25%。这说明:中国轿车要真正进入寻常百姓家仍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人民网)

作者笔名 简短内容 发表时间
:
察看评论详细内容  我要发表评论

[1]

发给好友 专家问答 投稿给我们 加入收藏 返回顶部





汽车搜索
 
车主用车报告


更多综合搜索>>
文章搜索
高级搜索

今日热点
·长安铃木“雨燕”21日放飞 售价10万以内
·雪佛兰景程今日公布价格 最低16.98万元
·长春林肯车拖死女孩案“从重从快”判决引争议
·丰田MARKX改名为锐志 将在天津一汽丰田投产
·雪铁龙明年引进C4三厢版 C3两厢可能紧随其后
·天津一汽自主品牌经济型C1、D1明年初下线
·福莱尔涨价有深远意义 民族品牌开始值钱[图]
·别克将出征V8上海站 动感凯越荣誉亮相车展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粤ICP证号:000010
网站合作、内容监督:345734851(QQ)
版权所有 © 太平洋汽车网
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pcauto@pconline.com.cn
PCauto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