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汽车动态 / 评论 / 动态短评
谁来养活中国?中国还是不宜发展私车

出处:pcauto
责任编辑:qnahe

[03-10-8 9:16] 作者:佚名


  中国不宜发展私车,有关专家和有识之士对此早有断论。中国虽然地大物博,但中国的人口也多得能够呛,地大是不错,人均耕地却少得可怜;物博也是实事,资源尤其石油资源并不丰富,且不说一个家庭平均拥有一辆轿车,就是十个家庭平均拥有一辆轿车,那都是一个恐怖的数字,每增加一辆轿车,就有一寸土地被蚕食和硬化。如果有一天,轿车像彩电冰箱电脑空调那样进入寻常百姓家,那会是怎样一幅景象:道路越来越多越来越长越来越宽,土地越来越小越来越窄越来越少,如果那时还有足够的汽油,饿着肚子的人们也开不动了,因为没有粮食啊。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拥有2.14亿辆汽车的美国,已经辅设了长达630万公里的公路,长度相当于环绕地球赤道157周。汽车不仅需要公路,还需要停车场。美国修建公路和停车场占用的土地已经多达1600万公顷,这一面积很快就能达到美国农民种植小麦的2100万公顷耕地。一个最大的区别是,随着汽车数量趋于饱和,发达工业国家修建公路的步伐正在减慢。美国每4人就有3辆汽车,西欧和日本一般每2人就有1辆汽车。中国的汽车拥有量现在只有2400万辆,但今后若达到每2人1辆,与日本不相上下时,就是6.4亿辆。假设中国与欧洲和日本一样,每辆汽车占地0.02公顷土地,中国的汽车拥有量达到6.4亿辆,就要占用1300万公顷的土地。其中大部分是耕地。这个面积相当于中国现有稻田面积2300公顷的一半以上,这些稻田生产了1.35亿吨大米,其中一部分是一年两季。以《谁来养活中国》一文著名的生态经济学家莱斯特·布郎尖锐地指出:“汽车和农作物和土地之争已经演变成富人与穷人的争夺。政府用从全体人民那里征收的税款,为建设汽车产业基础提供补贴,事实上就是利用穷人的钱来为富人的交通系统提供补贴,就必须要占用耕地。从目前情况来看,发展中国家有汽车的人根本不可能超越少数富裕阶层的范畴。在这种情况下,提供补贴就是以几乎看不见的方式重新分配收入,利用穷人的钱为富人服务。”高速公路不仅切断了乡村之间天然的联系,很大程度上也切断了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联系。现在,从北京驱车经高速公路到上海,全封闭的高速公路及其绿化带,使你看不到中国农村的真实情景。于是,中国的城市同太平洋对岸的更为相似,但与高速公路两侧之外的绝大多数地区对比强烈,犹隔国境(2003/9/上期《南风窗》/《土地大挪移》)。

[1][2] [下一页]

作者笔名 简短内容 发表时间
:
查看评论详细内容   我要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专家问答 投稿给我们 加入收藏 返回顶部




-

-
汽车搜索

今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