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汽车动态 / 业界评论
 
世界汽车业:还是大的吃香

出处:pcauto
责任编辑:bear

[02-9-2 17:38] 作者:中国汽车报


  现在看来,这一结论还是基本符合客观实际的。例如,前不久有消息称;PSA欲收购韩国双龙汽车公司的大部分股份;以生产大车为主的瑞典斯堪尼亚公司也准备找“靠山”;菲亚特公司遇到很大困难,也不排除进一步提高与通用汽车公司的资本联系程度的可能性。前段时间,有媒体报道称,福特有意将沃尔沃轿车公司“甩掉”,但几个月过去了,此事并未得到证实。

  在笔者看来,世界汽车工业现阶段的发展主流依然是高度垄断和集中,大企业、大集团(跨国公司)“唱主角”。虽然局部也有可能发生“合而又分”的事件(诸如前些年宝马兼并英国罗孚后又将之让去),但从全球整体看,绝不会再现世界汽车工业早期阶段“诸候林立、群雄四起”的“战国时代”。

  如何看待企业的“大”和“小”

  近期大家议论较多的另一个问题是,企业大好还是小好?中国大型骨干汽车企业还要不要做强做大?提出这一问题的缘由是,这一两年来,世界几大汽车巨头的经营业绩有所下滑而几个较“小”、“单干”公司(例如本田、PSA、宝马、保时捷等)业绩却很好。对此现象,也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一概而论和绝对化。

  从汽车制造业总的特点看,毫无疑问,是规模经济产业,没有一定规模是不行的。世界10大汽车公司,平均的年产销量是500万辆左右,最低的年销售额也超过900亿美元,如上所述的所谓的“3小”,其中本田,PSA的年产销量均超过220万辆,宝马的低些,但也约为100万辆。评判断一个企业经营水平的高低,仅以1-2年这样短的时间段来观察是不全面的,应该观察较长时期的状况再下结论。例如通用、福特,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多数年份的经营状况都较好,就是现在也不能说其已陷入窘况。

  最近几年,产量不大的生产高速轿车(赛车)的保时捷经营业绩甚佳,殊不知,前些年该公司也曾出现过巨额亏损,而如今又面临严峻考验,由于美元对欧元的汇率剧烈震荡。因此,将严重影响该公司的收益状况,其主要市场在美国,美元贬值意味着欧元变“硬”,导致保时捷出口困难。如此看来,大千世界,状况各异,不能简单地说,企业大就经营不好,企业小就经营好。

  从宏观上研究世界经济规律和特点,当今,跨国公司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支柱和推动力。联合国贸发会议(其有关的统计资料是世界上最有权威性的)2002年8月12日公布了2000年全球百名最大经济体实力排行榜(其中,国家和地区是以国内生产总值为基础,而公司则是以增值价值为基础进行排名的。),有29家跨国公司入围,其中,主要是石油和汽车企业,通用、福特和戴-克均榜上有名,实力排名超过许多发展中国家。

  以中国汽车业的现状而论,大型骨干企业的发展着眼点当然是首先要建立在“做强”的基础上,否则,也不可能“做大”。然而,强大的企业,必然要有一定的规模作支撑。如果把当今中国几大骨干汽车企业的规模放在全球汽车工业范围内来考察,则实在还“小”得很,与10大汽车公司中的任何一家相比,都是“小兄弟”,根本无法与之相抗衡。这也就是说,着眼于我国在已加入世贸组织情况下的世界汽车市场竞争,中国汽车企业在“做强做大”的征途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要看到眼前的“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迷失方向。

[上一页] [1][2]

 



相关文章:

·中国汽车业:造轿车还是造廉价车?

汽车搜索
栏目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