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国的家电行业之所以发展得较好,最重要的是经历了这样一个“市场开放和充分竞争”的过程,由此解决了对一个产业发展至为关键的三个问题:第一,优势企业“发现”问题。优势企业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自封或由政府指定的,它必须经历一个市场竞争的“筛选”过程才能被“发现”。任何个人和包括政府在内的组织不能事先预知哪个企业是优势企业,今天的优势企业昨天或前天也不可能知道自己能够成功。这是必须经过市场竞争才能解决的问题。第二,企业竞争力的学习和培养问题。“竞争力是通过竞争获得的”是一条基本原理。企业的营销、管理、研发、融资等等能力,只有在市场竞争的曲折经历中才能真正学到并积累下来,企业的组织、机制和制度才能随着逐步完善。所谓“企业规模”及其竞争力,并不仅仅是技术概念,更重要的是体制和机制概念。第三,市场潜力的发掘和利用问题。竞争促进企业降低成本和价格,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促进新产品普及,使大量的潜在需求得以转化为现实需求。
汽车产业与家电产业同属组装加工制造类产业,在技术和市场结构性质上相近。然而,汽车产业并没有表现出家电产业那种积极的发展态势和竞争力,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没有经历这样一个“市场开放和充分竞争”的过程。我们现在乘还有机会,应该吸取教训补上这一课。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发展方向的问题。
只要看看近几年,中国汽车厂商们的动作便不难看出,目前中国汽车业普遍把发展重点全放在城市轿车上面了。在中国,3亿多人口的城市人均GDP值最高,是轿车大展宏图的地方,在这里提倡发展轿车没错。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大量发展城市轿车对城市交通的不良影响,在世界其他城市为了改善交通状况,都是商用车放行,轿车限行,唯独中国相反。加入世贸了,交通管理也该和世界接轨了。
在小排量微型车和摩托车的问题上,将摩托车厂、三轮车厂转为四轮车厂是世界各国选择的普遍道路。日本政府就曾及时制订了轻四轮车法,鼓励二轮、三轮车厂转向四轮车厂,原来生产二轮、三轮车的本田、铃木、大发、马自达公司由此转向廉价轻四轮车。经过多家公司激烈竞争,轻四轮车所用的排量0.66升发动机已成为世界最好的小排量发动机。目前,中国摩托车厂二轮车生产能力过剩,却不被允许生产家用四轮车;微型汽车、皮卡生下来就是四个轮子,但在限入、限行方面受尽了折磨。
为了保护只有3亿人口的城市的几十万辆轿车市场,不惜千方百计限制一个有8亿人口上千万辆销售前景的廉价四轮汽车市场,这合理吗?显然答案是否定的。
因此我们除继续在大中城市发展轿车之外,应该再开辟一个新战场,即利用我国有一个世界最大的廉价车市场、一个世界最大的摩托车工业、一个生机勃勃的微型汽车工业这些优势,吸取当年日本发展轻四轮车的成功经验,开发接二轮车、三轮车班的廉价四轮汽车。这样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产品竞争,能够另辟蹊径,立于不败之地。
[上一页] [1][2][3]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