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的优势,便是如上这些,那么我们再来看看面对国际竞争的我们所面对的问题吧。
首先一点,也是最大的问题,就是政府过分保护以至缺乏市场开发和充分竞争。
一直以来,我国的汽车工业一直在政府的过分保护下发展,纵观我国的大部分产业,在如此过分保护下发展的,有哪一家不面临技术落后,管理僵硬的问题?!再看看我们现在引以为豪的中国家电业,从一开始,国家便没有怎么保护过,在70年份末80年代出时,当时国外的家电业大举进军中国,当时国内市场上曾一度由外国货垄断市场,但是也是在中国人口众多这个最大的市场优势下,中国的家电行业是通过市场开放和充分竞争的过程,变成健康而富有活力,在产品更新、技术进步、质量和服务、消费者受益等方面比其他产业表现得更为突出,“入世”后也是最具竞争力的产业。
有些人认为政府面对汽车业的困境,应该制定些什么政策来帮助,保护我国的汽车工业,这是决对要不得的了!我们出现现在的困境,非常大程度上就是由于过去政府就是管得太多,管得太紧,管了许多不该管的,而限制了企业在竞争中发展自己,强化自身力量。错过了改革之初的大好时机,同比一下差不多与我国汽车工业同时起步的韩国汽车工业,我们不难发现其中的问题所在。
政府在市场中的角色,决不应该是个所谓保护者和操纵者,它的角色只应该有两个:一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就是是制定公平的游戏规则,并且维护游戏规则不被破坏;二是作为产业引导者,通过国家力量引导社会集中资源进行开发研究等工作。
有些人还认为应该通过政策倾斜来全力保护和支持一两家种子企业,以提高中国的汽车工业整体实力。然而这种作法其实是种毒药,因为它完全抹杀掉了市场开放和充分竞争,这一我们原本就不足够,但却重要至极的过程。
人们经常拿美、日、德等国几家汽车大企业与中国百余家企业相比,说明中国汽车工业的散、小、乱,而无法与这些国际巨头对抗。但是这些跨国公司是如何形成的呢?美国曾经有过两千多家汽车企业,现有的三大巨头企业,是经过上百年的竞争、淘汰、兼并、联合而形成的。一些人希望按照发达国家现有的市场结构和企业数量来确定中国的“定点企业”,认为只要把这几家企业搞好就可以了,由此便可免去重复和竞争之苦。这的确是一件好事,问题是我们何以知道这几家企业是最好的?没有经过残酷的市场竞争的磨炼,这些企业怎么能有足够强的竞争力?在家电行业,政府主管部门曾经搞过一些“定点企业”,大部分乃至全部都垮掉了,后来崛起的那些优势企业,大多是原来不知名的。归根结底,我们不可能只要市场竞争结果而不要市场竞争的过程和机制。
[上一页] [1][2][3] [下一页]
![](/images/art_but.gif)
![](/images/b12-1.gif)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