骏威客车秘书处陈先生指出,今后公司将把安装TDK除菌器作为一个客车制造的标准来执行。
几乎同时,扬州江淮宏运客车有限公司也从4月开始加大对特制团体客车的研制开发工作。其特制团体客车增加了消毒装置,侧窗采用2/3推拉式窗体,并增加了换气扇的数量,提高了车厢内的通风量,内饰采用易于清洁的材料制造。
“各厂家在广告宣传方面如果能够注重当前市场的这些因素,在此非常时期将可达到意想不到的营销效果。”钟师说。
提升客车制造标准?
事实上,如何使公交车既能密闭,又能达到良好的通风效果,成为公交公司与客车制造厂家都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生产企业在客车制造中采取增加一些通风与消毒装置两项设施是否足够呢?
有业内人士担心,“非典”可能将提升客车制造标准。
2002年5月17日,国家有关部门发布了客车制造标准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营运客车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简称为235号文件),并从2002年7月1日起执行。
该标准规定,凡大型豪华客车的车窗都必须是封闭的。同时规定了大、中、小型三种客车一般的强制通风人均换气容量都为20-25立方米/小时。这三种车型的普通级都没有规定相关的换气容量问题。
有业内人士称,20-25平方米/小时的换气量通常可以满足空气流通质量的要求,但“非典”时期对于空气质量的要求显然要更高些。钟师称,在突发性传染疾病出现时,空气质量和应急消毒措施对于乘客的安全是首要问题,豪华客车的制造标准可能会因此而发生改变,这对客车厂家的技术意识是一个考验。
标准交通部公路司车辆管理处王处长却不认同,“目前执行的235号文件去年7月才刚刚出台,制定一个标准是一个比较长的时期,‘非典’时期客车生产厂家所增加的设施只是附属于整车的一个部件,而且文件本身也规定了空气流通的指标,235号文件暂时不会改变,但在未来制定新的标准时会考虑这些因素。”
一些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客车生产厂家在技术层面主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空气流通问题,安装的空调应当带有自动换气系统,另外增加顶风窗换气扇,这样做可以促进车厢内外的空气流通,大大降低病毒传播的几率;二是增加杀菌设备,通过选装车用紫外线灯的方式来减少车厢内病毒传播的机会,从而消除乘客对坐车的顾虑;三是换用易换洗的内饰、座椅和地板材料。为了减少细菌在车内的附着率、降低病毒的传播几率,将易换洗的座椅和地板拆卸下来清洗以达到全面消毒的目的。
[上一页] [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