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现在卖的是丰田,他告诉记者目前丰田在中国市场买的最好的一款车是VIOS(威驰),“都是私人购买。”
而“花冠”是丰田在中国即将销售的车,将在明年四月份推出,售价在18万-23万。是继威驰后丰田汽车在中档车领域推出的一个拳头产品。“这次目标群体更为明确——中产阶级,核心用户年龄定位在25岁-35岁左右。”
唐佳明认为,真正能够买车买得从容、用得自如的,恰恰是已经崛起和正在形成的所谓“中产阶层”,他们有体面的工作,有稳定的收入,希望过上更高质量的生活。对于车的要求,他们希望无论平日上班、从事商务活动,还是节假日合家旅行,既不失身份,又不必过分铺张。因此,十几万元的车已经难以满足他们的需要,而那些30多万元的轿车难免有些张扬,而且养车用车的价格不菲。这就需要一款价格介于两者之间,具有相对良好的安全性、舒适性的轿车。
“汽车绝对是划分社会不同阶层的标志。不同的人开什么的车。开10万左右的车和开20万左右的车感觉绝对不一样。买车除了证明你有钱外,还证明你对生活充满信心。因为车不像房子,买了后会增值,车自从买的那一刻起就开始贬值,而且还要不断的持续再投入。所以买车证明你对未来的期望收入充满信心。”《车时代周刊》的执行总编张琦深有感触。张的第一辆车是5年前买的吉普,去年刚刚换成帕萨特。
他认为,目前汽车目标市场细化非常明显。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不同经历的人,不同年龄段的人,对车的要求也不同。“如现在大众的GOL,双门设计,针对的目标人群就是从来没有买过车,以前没有接触过车的,20出头没有结婚或刚结婚的年轻人,没有家庭拖累的。”
但有意思的是,接受记者采访的汽车业人士最普遍的疑问是,“如何定义中国的中产阶层?”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于海认为,中产阶层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定义:一是经济上,主要是收入;二是从社会作用上,中产阶层应该是一个社会的中坚力量;三是文化上,中产阶级应该是引领社会潮流和时尚的,成为一个社会阶段的符号,给这个社会文化打上自己的烙印。“从以上三个方面看,中国的中产阶层正起步,没有完全成形。”
他觉得汽车不是中产的标志,也不是划分中产的唯一标准。“汽车只是一个消费水准的标志,但是代表中产还有许多其他因素。国外中产阶层的生活模式都是市场操作的结果,由一些时尚媒体塑造标准,被一些中产乐意接受,这样就慢慢形成一个所谓中产阶层的生活模式。”
《车迷》杂志的记者黄力强更愿意把汽车比作“手机”——“以前,手机是高收入者身份和社会地位的象征,但现在手机太平常了。将来汽车也一样。”
黄力强也不赞成中产阶层以消费汽车为特征。“我接触的很多这类人,他们从来不显山露水的,有的甚至没有买车,出门打的。轿车只是一个交通工具而已,没有什么特殊的内涵。”
他打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比方:“对国人来说,汽车是面子工程,有小而全的特征。就像是家里装修房子,家具都有了,缺个空调的话就大打折扣了。”
注: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上一页] [1][2]
|